《几点考虑》多次提到了避免“
金融脱媒”的问题。但似乎,这和目前政策当中推广直接融资的思路有所背离。事实上,在目前中国银行业主导金融市场的情况下,在“金融脱媒”和“不脱媒”之间,恐怕脱媒是比较难的、需要做工作的。
最近金融市场出现的情况就是这样,很多不需要银行的直接融资,重新回到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成为了银行作为媒介的融资业务。这反而导致了风险集中在银行业当中,没有分散到更广的金融主体中去,而且还导致银行面对极大的再融资压力,以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同时,即使我们考虑存款搬家的情况,我们也要考虑是否会出现《几点考虑》所称的“增加其对同业市场的依赖,抬高资金价格,增加社会融资成本,损害实体经济”的结果。
事实上,影响社会融资成本最大的因素是货币政策,这已经从2014年到2016年这一轮降息周期中清楚地展示出来。何况,银行发现存款流失之后,可行的反应是提高存款利率,把存款拉回来,因为由于银行和央行监管的存在,同业业务已经不能随意扩大。
而且,同业业务最兴盛的时候,恰恰是社会融资成本最低的时候,也就是2016年中的时候,当时10年国债收益率低达2.65%。因此,认为同业业务增加,利率就会上行,本身也存在一些疑问。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几点考虑》设想的央行货币,考虑了很多技术的问题,却似乎忘了中央银行的初心,也就是货币政策。道理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如果新发行一款货币本身不是一种货币政策,那么还有比这更符合“货币政策”的操作呢?
一旦把货币政策考虑在里面,我们就会看到,
数字货币即使是很小的规模(数千亿),也可以对整个百万亿规模的金融体系造成影响。事实上,目前纸币和存款准备金存款虽然都是央行负债,但由于物理形态和使用者的差异,已经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分隔。
这种分隔的结果是,由于纸币的使用已经被边缘化,央行无法通过纸币直接对实体经济发生作用。而由于存款准备金存款只被银行持有,因此所有在银行间的货币政策操作,只有通过金融体系传导,才能波及实体经济。
而这种传导,既可能是弱化传导,也可能是放大传导。弱化传导意味着央行的意图被打折执行,而放大传导意味着央行的意图被过度执行。最近央行在银行间维持平稳流动性,但实体经济所面临的长端却不停遭遇利率上行,就是一种过度传导,也就是把没有那么紧缩的货币政策操作,传导得特别紧缩。
《几点考虑》提出的方案,确实是影响最小、成本最低的,但也可能是最安静的。如果是这样一个安静的结果,那其实做与不做都没有什么差别了,这或许也不是央行做这件事情的本意。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