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应用 查看内容
  • 2647
  • 0
  • 分享到

区块链+公益慈善:让数据晒在阳光下

2020-2-10 19:48

来源: 零壹财经

武汉乃至全国抗击疫情的战役全面打响,我们都期盼着尽快传来胜利的声音,但发现耳边却不时传来医疗前线人员发出医疗物资短缺的声音。

为了打赢这场抗击疫病的战役,这个春节,各类公益组织以及自发组织的志愿者团队,默默忙碌着,放弃休假,不图名利,全球各地寻找适配货源,匹配前线医院需求,并打通采购、物流、海关和派送流程。中国人几乎在一周之内“扫荡”了全球口罩市场,超过5600万只口罩和各类医疗设施从全球各地运送中国抗疫前线。

但是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展开,前线医疗物资紧缺的问题似乎并未得到根本缓解,而承担着接收社会捐赠物资的红十字会却成为了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

2020年1月30日,武汉协和医院医生在线紧急求助,称协和医院医疗物资即将全部耗尽,恳请社会援助,并特别强调,“不是告急!是没有了!!”此前湖北省红十字会官网曾公布17项捐赠物资的使用情况。其中,主打不孕不育诊疗且并在此期间不接收发热病人的武汉仁爱医院收到了红十字会分发的1.6万个N95捐赠口罩,而作为武汉市61家发热门诊之一的协和医院却仅收到3000个口罩。这一情况也引发了社会舆论对红十字会在分配捐赠物资上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的热议。

公信力是慈善组织发展的关键。

从政府主导慈善、到企业主导慈善,在到如今互联网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慈善公益在过去四十年里不断发展迭代,国民的公益意识开始觉醒并被推动着不断前行,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之中。公益慈善领域的覆盖领域与市场规模都在与日俱增,慈善公益组织也一直扮演着从捐赠人到受助人的信任中介角色。

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安全地解决信任问题,是区块链的优势。区块链可以尽可能地在物资捐赠及分发等全流程摆脱人的因素,以算法与技术重塑信任机制,增强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开启全新的公益慈善篇章。区块链技术的加入,将能够使公益慈善组织不再扮演捐赠资产的流转中介角色,让捐款人与受助人直接匹配对接,让捐赠人捐的放心,受助人拿的安心。

区块链凭借信息公开不可篡改等特性可确保慈善组织的财务数据真实可审计,能重塑慈善信息披露机制,将相关数据上链,解决当前因信息披露不足而导致的社会信任问题;利用区块链可溯源的技术特性可改善慈善物资跟踪机制,通过在链上记录并存储相关物资的募集、分配与使用情况,实现捐赠信息的公开和物资流向的可追溯,让社会了解每一笔捐赠的最终去向,降低组织和个人作假的可能性;区块链的可控匿名机制能满足部分低调捐赠者的需求,保护捐赠者的个人隐私安全;而若能对特定项目、特定人群在区块链系统底层引入智能合约技术,事先设定物资使用规则,就能做到自动分配,保证专款专用,大大提高物资从慈善组织到受助人之间的效率。在可预测的将来,区块链有望重塑慈善公益模式,实现完全点对点的精准慈善,而慈善组织也将在变化中完成角色转变,从慈善中心机构和资产流转中介变成慈善运营管理组织和信息发布与审核者 。

针对此次疫情,已经利用区块链技术赋能慈善事业的蚂蚁金服反应迅速。在春节前,用户就能通过支付宝公益向疫区进行捐款,并且所有的爱心捐赠项目和用户捐赠信息都已接入蚂蚁区块链,实现平台捐赠数据的公开透明。

据《蚂蚁金服公益平台2018运营报告》披露,蚂蚁金服公益平台是为慈善组织提供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发布、零费率支付接口、信息披露、举报受理等服务的互联网募捐平台 。也就是说,蚂蚁金服公益平台只负责帮助慈善组织从捐赠人手中募集资金,然后将善款汇到相应慈善组织账户,由慈善组织负责触达受助者的相关环节。

所以,目前在蚂蚁区块链上只存有爱心项目信息和用户捐赠信息,涉及采购、物流、物资分发等关键后半段信息在链上都是缺失的,这些信息还是得依靠传统慈善组织的信息披露机制进行披露。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