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作为一种
数字货币,
比特币的价格突破了一万美元关口,成为年度最炙手可热的投资品之一。
2017年12月18日,比特币价格达到了创历史最高点的19511美元,到2017年结束时,比特币价格已经比2009年出现之初累计上涨了1300%以上。
不仅是比特币,2017年可以说是各类数字
加密货币集中爆发的一年。相较于2016年底大约113亿美元的总市值而言,数字加密货币的总市值在2017年底达到了惊人的1.77万亿美元。这一数字相当于一个位居全球前十水平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加密货币,所依赖的底层技术是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数据存储与调用的方式。每条交易信息都成为一个独立的数据单位,称之为区块,区块按照被创造的时间顺序,获得一个独一无二的标记,并且会被打上前一个区块的标记。区块被创造后,向整个交易网络传播,这样所有位于交易网络内的交易者都可以获得有严格顺序的区块信息,也就是说,区块就成为了一个有序的链条,而整个交易网络中每个交易者都将获得一个区块链的存储备份。
依靠区块链技术提供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与匿名性,各类数字加密货币应运而生。然而,进入2018年,市场主要的数字加密货币价格齐头下挫。到2018年1月中旬,市值最大的前15大加密货币全部呈现下跌行情,更是有近半的加密货币跌幅超过20%。
数字货币价格大幅震动,体现出了市场对其未来走势的不确定,而这种不确定,很大程度来自于各国的监管态度。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亚洲国家,对数字加密货币持消极态度,而对区块链技术则采取了积极态度。中国人民银行组建了专门的区块链研究机构,但是禁止将比特币直接同人民币进行交易。韩国政府也开始考虑关闭加密货币交易场所,严格加密货币交易监管。
数字加密货币市场的庞大,固然是各国纷纷严格监管措施的一个重要动因,然而究其本质,还是要归结于产品背后的技术逻辑。区块链技术对于传统认知上的国家经济主权而言,是一次颠覆与重建式的再造。
从颠覆性的角度而言,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匿名化了的
区块链应用,本身是对于单一国家经济主权的巨大冲击。传统意义上的国家经济主权,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于一国范围内经济活动的绝对把控:国家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即便是在高度崇尚自由市场的经济理论家们看来,仍然存在一只“看不见的手”对国家的经济活动进行调控。
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性使得经济活动不再有必要依靠一个惟一的中心来开展。甚至就连货币这个价值的载体,也不需要依靠中央银行的信用背书来发行——比特币的案例就是这样。去中心化消解了传统语境下经济主权的权威性,匿名性则在另一个维度上消解了经济主权的强制力。
信用的实现不需要依靠身份,而是依靠算法技术,只要采用了同样的算法,在区块链的世界里,就是值得信赖的。然而区块链并不能真正验证算法背后的行为。数字货币的跨国监管难度很大,不可追溯性和匿名性使得数字货币备受黑市交易青睐。尽管有消息称,中日韩三国将就跨国监管问题尝试沟通,但匿名性背后带来的监管难题还是无法在短期内得到很好的解决。
在看到区块链技术对现有国家经济主权形态的冲击之时,不可忽视的是,区块链技术的另一些应用场景似乎也在重构国家经济主权的形态。
2016年,主权区块链的概念在中国率先提出。主权区块链增加了国家主权、政府监管、技术干预、非完全去中心化等注入有主权意志的特性。主权区块链增加了监管节点,在技术规则之上增加了监管规则,如由中央银行进行信用签名发行的主权数字货币,由各国央行进行信用背书,在便捷化交易的同时,避免了数字加密货币现在面临的价值剧烈波动,只能作为投机品而无法作为货币使用的窘境。
显然,作为一项新生技术,区块链当前的应用场景还比较有限,相当多的公众还将其简单等同为比特币本身。但是,号称“下一代技术革命”代表的区块链技术,已经在为数不多的应用场景内对现有的社会治理体系构成了不小的冲击。
区块链技术能否成为一次技术革命也许还需时间来验证,但是区块链技术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已经让各国纷纷行动起来,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对于经济主权的认知,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