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3979
  • 0
  • 分享到

区块链:公共性共识是基于它的自存在

2018-5-3 15:37

来源: 链门户

最近,国内区块链朋友圈内开始热议对区块链含义的认识,并由此讨论BLOCKCHAIN的意译名称。无独有偶,更早时候在更大范围内,对比特币开始创导的去中心化的意义的讨论,更是见智见仁。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深度关联,貌似形式上的认识,更多的是方法论的认识,某种程度上近乎本体论意义,其无外乎去中心化去的什么中心?方法上实现的内容结构究竟是什么(区块链)?毋庸置疑,比特币及其区块链系统的去中心化结构,在技术形态表象上,已有高度一致的共识,比特币本身的争议大多限于其货币学意义上的认知。

区块链公共性共识是基于它的自存在


随着区块链技术从比特币概念中脱颖而出后,人们对比特币结构的认识和讨论,早已超出了数字货币范畴,纯粹的区块链概念的讨论和去中心化意义的思辨,便是这种超越的最好例证。但区块链技术或者区块链系统究竟是怎样一个东西?很多参与讨论的人,多从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实际体验来阐述它的含义,这本身对推动区块链方法和理念的进步和发展多有裨益。特别是在展望和描述区块链技术应用前景时,人们更能从中获得不断更新的区块链认知。但这样基于应用方法的认知,多出于区块链的实际应用效应和局部性潜力,其价值基础则基于概念化的去中心化理念,最终表述和认知上无法形成真正的价值共识。

近来业界讨论对区块链有“公证链”、“账链”、“公信链”等提法,多出于实践性认知。2014年2月,中国社科院的杨晓晨、张明发表的《比特币:运行原理、典型特征与前景展望》[1]的研究报告,以及更早广为传播的姚勇的《易懂的比特币工作机理详解》[一文,都将区块喻为账本,最近在探讨区块链的应用前景时,区块链的公证性、公信意义和其他特征性质,韩、以太坊)∠得到了更多的认可。我们知道所有这些提法或者译法,实际上都隐含着对区块链的某种基础性共识,公证、公信或者公账,之所以成立,在于其公共性的共识,尽管这种公共性的共识建基于纯粹技术性设置,但这种技术设置由技术达成技术理性时,就转成近乎纯粹理性的程度,共识便已经形成,比特币区块上原本毫无意义的50或者25被称之为比特币的东西,正是在公共性共识下,才成为财富权利符号。于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这种公共性共识是基于它的自存在。

简单说,当比特币诞生初期,虽然人们能基本准确把握和认知比特币区块链在其基础架构中的关键作用,但仍没有认知区块链的普遍意义,而区块链作为“概念”是一种超越现象的“自在”,其意义局限于比特币,哪怕是后来众多承袭比特币区块链架构的“模仿”,也是近乎是对区块链上人类意识印痕的简单临摹;随着区块链被凸显在大量媒体报道、研讨会交流会和一大批引人瞩目的大企业办公室案头上,不知不觉中区块链悄悄超越了比特币范畴,后者也“变成”了区块链的一个实践。区块链的理念、应用前景,直至纷纷涌现的区块链技术的实践,快速将区块链变成一个现象级的“事实”。从韩锋先生主导翻译的梅兰妮·斯万的《区块链新经济蓝图》到最近发表的中信证券研究部的研究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遍布各地的区块链研究沙龙、交流会,到2015年10月万向集团召集主办的全球区块链峰会,都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上密集宣示和展示了区块链概念、实践和前景。实际上这一凸显的过程可理解为一种意识自觉,区块链的自在性蜕变成自为性,即区块链由此转变成一种自为的自存在。概念上自为的自存在,就是由人的理性呈现的自在性。在此,我们可以将现在已经被表述、预期和实践的区块链应用,既看成是对区块链技术的认识进步,更可以看成是人们对区块链存在的理性共识的形式表达。用我们熟悉的话、不很贴切地说,它已经是达成客观性的社会存在。但我们在此仍然强调它自为的自存在性,区块链的块链生成方式、数据不可逆等特质,都可直接表征这种性质。如此,区块链概念必包含一更重要更本体化的性质,那就是自由。在此,我们无意对此作详尽的哲学阐述,只是当我们能够确定区块链就是一种自在的意识自觉时,它就是自由的,这几乎是一个概念的另一种表达。在表象层面,我们已经能够认同区块链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显然开放性不是形式,更是一种主张,这种主张的基础就是区块链的自由,而去中心化原本就是区块链自由意义的结构表达。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