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的模型是由自下而上的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组成。
首先是“数据层”
封装了底层数据区块的链式结构,以及相关的非对称公私钥数据加密技术和时间戳等技术,这是整个
区块链技术中最底层的数据结构。这些技术是构建全球
金融系统的基础,数十年的使用证明了它非常安全的可靠性。而区块链,正式巧妙地把这些技术结合在了一起。
其次是“网络层”
包括P2P组网机制、数据传播机制和数据验证机制等。P2P组网技术早期应用在BT这类P2P下载软件中,这就意味着区块链具有自动组网功能。
第三层“共识层”
封装了网络节点的各类共识机制算法。共识机制算法是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因为这决定了到底是谁来进行记账,而记账决定方式将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已经出现了十余种共识机制算法,其中比较最为知名的有工作量证明机制(PoW,Proof of Work)、权益证明机制(PoS,Proof ofStake)、股份授权证明机制(DPoS,Delegated ProofofStake)等。
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是构建区块链技术的必要元素,缺少任何一层都将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区块链技术。
第四层“激励层”
将经济因素集成到区块链技术体系中来,包括经济激励的发行机制和分配机制等,主要出现在公有链当中。在公有链中必须激励遵守规则参与记账的节点,并且惩罚不遵守规则的节点,才能让整个系统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而在私有链当中,则不一定需要进行激励,因为参与记账的节点往往是在链外完成了博弈,通过强制力或自愿来要求参与记账。
第五层“合约层”
封装各类脚本、算法和智能合约,是区块链可编程特性的基础。
比特币本身就具有简单脚本的编写功能,而
以太坊极大的强化了编程语言协议,理论上可以编写实现任何功能的应用。如果把比特币看成是全球账本的话,以太坊可以看作是一台“全球计算机”,任何人都可以上传和执行任意的应用程序,并且程序的有效执行能得到保证。
第六层“应用层”
封装了区块链的各种应用场景和案例,比如搭建在以太坊上的各类
区块链应用即部署在应用层,而未来的可编程金融和可编程社会也将会是搭建在应用层。
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不是每个区块链应用的必要因素,一些区块链应用并不完整的包含后三层结构。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