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7日,第23届科博会2020中国
区块链发展
论坛在
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区块链赋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清华经管学院中国
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融系教授何平出席会议并演讲。
何平指出,区块链的核心是分布式记帐。相较而言,传统的介机构包括金融中介机构大多使用中心化的模式实现交易行为的追溯。他认为,区块链可针对传统单一中心服务体系的弊端,建立去中心或者多中心的跨平台信用体系,助推新技术范式下的信用评估,并研制开发基于区块链等新范式的跨平台信用管理技术平台。
如果传统中心化的模式已经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大的精力做分布式记帐?对此,何平比较了两组数据,显示金融行业的利润大、同时占用了大量优质的人力成本,而分布式有望降低上述成本。
他解释,“传统的金融机构都是中心化的模式,依靠牌照,有垄断性,依靠中心化帐本。中心化的模式下,如果要克服道德风险,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是允许足够大的利润,否则作恶风险会大幅上升。这意味着中心化的金融中介依靠牌照必然有垄断性,会有一些超额的利润;中国2016年金融行业占上市公司利润比重60%,近几年略有下降,也占50%左右,一半的利润被金融机构拿走,金融机构挣的钱越多,企业融资成本相对越高。另外一个是人才成本,金融行业的人力成本不光数量大而且质量高,金融行业占上市公司15%,大量优质人力资本集中在金融行业。区块链有可能降低这些成本。”
但他同时强调,这种分布式信用不是对传统模式的替代,一定只是补充和完善,是针对中心化模式的一些效率低下环节,或者成本比较高的环节,通过
区块链技术实现降本增效。“目前,还没有特别成功的
区块链应用经济模型”,何平希望能提供一套激励机制,让所有的主体有动力参与区块链的各个环节的工作,包括记账、评估、监管、担保等。他认为,当前区块链发展最大的限制来自于此,激励机制不清晰,很多利益主体都是盲目上链,政府对于成本并不敏感,但企业需要衡量成本和收益的。分布式信用将带来巨大的影响,对金融体系和国际货币体系带来巨大的影响,但是激励机制设计是关键。
何平进一步表示,从金融体系来讲,未来金融体系会形成弱中心化的服务平台,传统的金融服务一些功能会弱化,业务边界弱化甚至消失,金融机构会和很多的科技企业、商业机构实现分布式的金融服务,“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些端倪,比如说现在的银行业很流行的一个词语‘开放银行’,‘开放银行’实际上是整个银行服务产业链的重构,把部分功能外包,由其它企业甚至个人来完成。”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