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自媒体 查看内容
  • 82276
  • 0
  • 分享到

碳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潜力分析

2021-9-17 08:42

来源:


导  读


绿色建筑在我国“3060双碳目标”下有着宏伟发展版图,住建部数据推算,预计到“十四五”规划末期的2025年,我国绿色建筑市场总规模有望达6.5万亿元,较2020年3.4亿市场规模增长91%,若每年建设4-6亿平方米,相应每年的开发投入需要3-5万亿元。

但绿色建筑融资却存在三大问题:现有融资渠道无法满足绿色建筑长期需求;现有绿色建筑项目无法满足商业银行的征信要求;融资成本高。对此,本文将聚焦“3060双碳目标”所引领的碳金融探讨碳核算、碳权交易与质押支持绿色建筑走出融资困境的潜力。

正文共10000字,预计阅读时间25分钟

本文摘自《可持续发展金融前沿》2021年第8期“专题洞察”,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完整月报


 

   

绿色建筑

生态理念与经济回报的统一  


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可以追溯至1969年,美籍意大利建筑师Paolo Soleri首次提出将生态与建筑的理念整合为“生态建筑”,成为绿色建筑的雏形。我国在2016年发布了《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随后在2019年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绿色建筑分为了新建建筑与既有绿色改造建筑两类,并根据使用方式细分为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笔者综合了中国住建部、英国建筑服务研究与信息协会、美国国家环保局对绿色建筑的定义(见后页图表一),从建造、运营、影响和使用的角度归纳了绿色建筑的四大核心特点:一是节约建造资源,在建筑建造、使用中最大程度节约水、建材等资源;二是降低能源消耗,指在建筑建造中采取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手段更有效地利用能源;三是保护自然环境,即建筑不能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破坏;四是提升生活品质,即建筑要舒适宜居。

从经济收益的角度出发,建造绿色建筑虽产生增量成本,但与其匹配的财政支持、能源消耗的减少、市场需求的提升均会为建造企业在长期带来正向且持续增长的经济回报。中国建筑研究院将绿色建筑相对建造一般基准建筑的成本价差定义为“增量成本”,来源主要涵盖设计、分析、管理等流程的软成本,节能与能源应用技术成本以及建筑认证成本。相对应地,建造企业也会因绿色建筑获得增量经济收益,包括节省的能源费用、节约的资源费用、政府针对绿色建筑的专项激励(如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据住建部2012年12月评审的55个绿色建筑项目的经济成本收益统计,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框架下,采用三星级评估制度,一星级建筑成本平均增量在 100 元/m²内,二星级为 207 元/m²,三星级为 360 元/m²;而一星级建筑项目平均节能率为 51.0%、二星级为 59.1%、三星级为 64.8%,依据当地电费、水费等测算,获得星级认证的绿色建筑成本回收周期均在3年内。仲联量行开展的对绿色建筑总体运营成本和绿色改造成本的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绿色建筑比非绿色建筑的内部收益率(IRR) 高出大约 2.5 - 2.8 个百分点。

图表一:绿色建筑定义的不完全统计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绿色建筑顺应

 国家战略处在发展上升期  


相较英国建筑研究所在1990年就颁布世界首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BREEAM (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颁布于2006年,市场起步较晚,且初期发展速度缓慢,但后期增速明显,市场占比与总建造面积稳步上升。根据住建部数据,2008年全国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仅10个,但到2020年累计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达2.47万个,平均年增长率达91.75%,呈飞跃式增长。发展至今,中国已连续五年蝉联美国权威评估标准LEED全球绿色建筑市场排名榜首,截至2021年4月底,中国已获得近6600个LEED认证,总面积超过3.3亿平方米。

在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3060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传统建筑业高碳排、高消耗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绿色转型的国家需求。据作者统计,2021年3月中央重磅发布十四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及关键词“绿色”高达50次,“低碳”达4次,针对建筑行业着重强调了要“推广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住宅”;“ 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

我国各级政府对绿色建筑发展高度重视。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十四五”规划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坚定指向,在已发布“十四五”规划的全国31个省(市、区)中有16个明确了绿色建筑的发展规划(见图表二)。

图表二:各省(市、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文件

明确绿色建筑发展的相关内容

资料来源:各省市政府官网,作者整理


发展绿色建筑顺应了我国“绿色”、“低碳”的行业转型需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曾对12个公共建筑绿色改造项目进行分析。一方面,建筑绿色改造减碳效率显著,其改造前单位面积碳排放83.05kgCO2/m²(单位面积二氧化碳排放量),改造后碳排放为48.23kgCO2/m²,平均减少碳排放41.93%;另一方面,样本中新建建筑平均减少碳排放51.05%,效果更为显著。截至2020年底,我国城镇现有约总面积650亿平方米的存量建筑,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建筑总面积仅25.69亿平方米,占比仅4%;而由前瞻研究院发布的2021最新报告数据显示,每年新建筑增量中高能耗建筑占比33%,房屋面积高达约160亿平方米,这一庞大基数表明无论是存量建筑改造,还是增量建筑新建,发展绿色建筑都具备巨大碳减排潜力。


 

   

绿色建筑面临三大融资难题 


从融资现状入手,笔者依据公开资料对参与绿色建筑项目的建筑企业常用融资渠道进行了统计,主要分为六大类(见图表三)。

政府补贴为企业参与绿色建筑建造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激励,但仅凭此并不足以适应绿色建筑融资增长需求并纾困现有难题,还需要积极调动市场参与的力量财政部和住建部2021年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设立了高星级绿色建筑财政激励,二星级绿色建筑奖励45元/m²,三星级绿色建筑奖励80元/m²。截至2021年1月,共计22个省市政府已出台地方性激励或补贴政策。这些举措可见政府是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但补贴在解决融资与激励的长期问题上效用有限。2019年深圳曾发生3起开发商因不愿依据绿色建筑标准进行整改而主动放弃绿色建筑财政补贴事件。

无独有偶,在绿色建筑发展相对成熟的英国也曾出现相似情况,2020年英国政府落地预算高达15亿英镑的“绿色住宅资助计划”(Green Homes Grant),意在通过发放补助券,来鼓励建筑的绿色改造,但市场收效甚微。该计划实际仅支出6.3%的年预算,于2021年3月被英国政府叫停,提前关闭了申请通道。政府直接补贴因为无法确保在生产端真正流向绿色建筑、流向追踪也会产生额外损耗,容易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图表三:绿色建筑融资渠道整理(不完全统计)

资料来源:鲁班研究院,作者整理

财政补助虽然是绿色建筑重要的稳定资金来源,但单单依赖它只能起到短期激励作用解决融资三大困境,长期来看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利用金融工具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流向绿色建筑。在融资链上,绿色建筑项目建设涉及的企业(包括上游建材商、下游开发商、施工商等)、商业银行、政府三类主体的需求矛盾导致了绿色建筑融资三大窘境。

其一,现有融资渠道无法满足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灵活融资的需求,因此存在“期限错配”问题。目前市场绿色建筑的主流融资渠道只能满足短期资金需求,缺乏适应建筑较长的全运作期的融资渠道或工具,导致无法提供长期资金,周转及时性也不能被满足。

其二,绿色建筑项目在满足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授权的要求方面存在困难。商业银行贷款的批准依赖于抵押、担保、征信等方式,绿色建筑由于行业与项目特性披露给银行的带息负债即资产负债率高,在征信中没有展现出其减碳贡献在获得优惠、降低融资门槛上的优势。

其三,宏观政策上目前没有推出差异化绿色建筑项目开发贷的利率优惠,融资成本高昂

1. 现有融资渠道无法满足绿色建筑需求

绿色建筑有着投资体量大、项目周期长的项目特点。建筑项目从建成到投入使用周期长,而通常要在建成后经评估合格、交付使用后才会开始产生经济回报,尤其是绿色建筑在材料、技术应用投入产生高增量成本的同时却面临着回报期长的增量收益,易出现开发方企业需要垫付大量资金、建材商应收材料费用被拖欠、施工商应收工程款被滞后等问题,导致资金链断裂,项目难以为继的情况。因而绿色建筑融资需要与项目周期配适,要能及时满足资金周转需求。

目前六大融资渠道大部分只能满足短期融资需求,无法及时响应项目周期性的变化与长期的融资需求,例如通过第三方金融机构融资手段,包括证券业的绿色证券化产品、保险业的绿色保险产品等多为固定收益的短期产品;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以项目未来收益作为融资的担保,将与节能相关的项目环节融资责任转移给节能公司。

而可能提供长期资金的融资方式因融资规模有限、多制约因素等,同样无法精准解决“期限错配”,提供稳定长期资金。如政府牵头融资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合作模式虽有政府信用背书,风险小,但融资规模有限、审批过程繁琐,无法及时满足且高量资金需求,PPP模式仍然需要企业前期垫付;上市融资则受制于上市规则,周期长、门槛高,因为企业运营的需求也无法保证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绿色建筑项目。

最后,自筹资金虽不受制于时间与规模要求,具有灵活性,但难以调控,同时过度依赖企业内部积累,因此资金来源不能保证及时稳定、风险较大。

如图表四所示,建筑业行业长期借款在2010-2019年间呈上升且增速不断提升的趋势,体量也远高于短期借款。据此判断,作为资金密集型的行业,稳定且持续的资金链供应就是建筑项目的生命线。而碳金融旨在针对性解决绿色建筑项目两大融资需求:长期性、及时性。

图表四:建筑行业筹资情况分布图(2021-2019年)
资料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2. 建筑项目与商业银行征信需求错配

绿色建筑项目本身较难满足商业银行在授信信贷时,对于项目主体偿债能力、项目收益回报这两个核心评估标准的要求。据银保监会统计,房地产开发项目资金60%-70%来自商业银行,绿色建筑对银行融资这一渠道的高度依赖。一方面,建筑企业本身债务规模高、导致企业披露给银行的带息负债比率高、资产负债率等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高一项包括中国建筑、中国铁建8家建筑企业的财务绩效研究表明,即便盈利能力强的行业头部企业仍具有高债务规模,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甚至超过85%,但绿色建筑项目可以发挥减碳优势,引入碳资产为担保,提升负债融资能力;另一方面绿色建筑项目成本与收益不同步,考虑到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回报周期需要以年计。故出于对逾期、违约、“洗绿”等风险因素的考虑,银行发放贷款的意愿会更低。

3. 融资成本高

由国家金融研究院牵头的一项在湖州、北京、青岛等地的调研结果显示,房地产宏观调控未针对绿色建筑实行差别化处理导致绿色建筑融资成本高。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也在分析绿色建筑融资痛点时,曾表示,在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层面,未实施差异化绿色建筑项目开发或按揭贷款的利率优惠,融资成本因此上升。 这背后,银行绿色信贷评估体系缺乏区分度高、易追踪的量化数据是一大阻碍,因为数据的缺位,导致绿色建筑在投入运行后的经济、环境效益不能被区分,所以金融机构无法及时了解和监测绿色建筑的实际运行效果是否符合绿色标准,也就影响了金融机构优惠贷款的发放。

国际上已有利率差异化实践领域的他山之石,包括哥伦比亚银行、日本横滨银行、德国复兴银行等均为绿色建筑提供了不同程度的低息项目贷款优惠。以哥伦比亚银行(Bancolombia)为例,世界银行公开数据显示,该行利用绿色债券募得资金与自有资金,在供给端提供0.5%-2%绿色建筑开发贷利率优惠,同时自建绿色建筑评估系统辅助授信流程。而反映在市场上,哥伦比亚经认证的绿色建筑面积在2018-2020年间年增长近170%。可见实现利率差异化,除了政府支持、法律保障外,金融机构建立可以追踪项目环境效益情况的银行信贷考评体系亦不可或缺。
 

   

 

碳金融有望成为

精准纾困三大融资难题的武器


1. 碳金融溯源

碳金融(Carbon Finance)的概念萌生于绿色金融(Green Finance),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界定。笔者综合了我国七部委和欧盟的界定标准从融资目标角度区分概念,绿色金融以修复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为目标,“气候金融”(Climate Finance)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负面影响为目标,碳金融则将金融活动目标进一步细分至降低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 GHG)的排放。

图表五:碳金融概念区分
资料来源:EU、碳排放交易网

1997年国际性公约《京都协议书》通过后碳金融由概念正式走向实际应用领域,具有更精细、垂直化的特点。目前,多方研究公认的定义为,狭义的碳金融指以碳排放权为标的的一级市场交易制度为核心建立起的体系,同时范围还在不断外延,广义的碳金融形式可以延伸至直接投融资、碳金融产品交易等活动。总而言之,碳金融是以碳量化为基础、以碳权为资产,通过金融活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体系。

图表六:本文绿色建筑融资问题和碳金融对应方案整理


2. 用碳核算追踪碳指标

碳金融以碳核算体系为支撑,通过量化指标,帮助商业银行追踪监测项目碳减排的进展,降低授信风险;支持适应项目周期性融资需求的碳金融产品研发;支持绿色建筑信贷差异化利率的实施,为绿色建筑融资进一步清除障碍。

建筑具有生命周期碳排放的特征,基于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设定的分类,建筑领域碳排放可以划分为:范围一由建造施工直接产生的碳排;范围二是因能源使用而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范围三则可以追踪到包括材料与构件生产、 规划与设计、建造与运输、运行与维护的全产业链环节。虽然对建筑的碳核算与信披并未在我国强制推行,但市场已有实践可循。2005年,朗绿凭借能优化业主舒适居住环境的“三恒技术”正式进军我国绿色科技建筑领域,并开始参照国际前沿的“建筑全年能耗模拟校验”方法对46个应用项目开展碳核算,得出三恒技术体系在细分场景或运营中的精确碳排数据,并转化为“项目1年减碳量=245万颗大树”等直观的碳指标公开披露在《朗绿项目和产品碳减排核算报告》,吸引投资。而量化标准方面,我国已于2019年发布《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为量化建筑各运行阶段碳排提供坚实依据,满足了投资者对精确到项目各环节环境效益的数据需求以及对供应链上建筑建材、运营、开发商减碳能力的评估需求。

碳核算能够监测“碳”相关的环境效益指标,将助力开发出与绿色建筑运作周期相匹配的碳融资工具,例如绿色建筑保险、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通过支持产品将核证减碳量与收益挂钩,帮助绿色建筑利用减排量增信,纾困融资。以绿色保险为例,开发商在建造前购买保险并承诺项目建成后的绿色性能。银行据保险单进行贷款授信。待项目完工后评定,如未实现保单绿色承诺,保险公司将赔付。该产品的机制舒缓了商业银行对未落地的绿色建筑项目“漂绿”风险的担忧,及时响应项目前期高融资需求,解决了“期限错配”。

现有银行信贷模型缺乏针对绿色建筑项目区分度高的指标,阻碍了差异化利率的实施,难以降低融资成本。建筑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能耗与碳排的大户,基于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统计专委会2020年最新数据,我国2018年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达49.3亿tCO2, 其中建造阶段(建材生产与施工)碳排放总量28.2亿吨,占比29.3%(见图表七)。因而碳指标是区分绿色建筑项目产生的环境效益的重要判断依据。中国银保监会在2020年明确银行要将环境、社会、治理(ESG)要求纳入授信全流程,碳核算将碳指标纳入现有信贷模型,完善了银行针对项目非财务指标的信用分析体系,基于绿色建筑项目不同的环境绩效评估,才能实现开发贷利率的差异化定价。

图表七:2018年我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统计

资料来源:《2020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

3. 将碳资产引入交易与质押

碳金融另一大创新之处在于利用金融手段解决激励碳减排来减缓气候变化。在引入了碳资产(Carbon Asset)的金融体系下,包括碳配额(Carbon Allowance)、核证减排量(CCER)、碳信用额(Carbon Credit)在内的碳资产既可以被用于交易,拓宽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融资渠道;也可以将碳排放配额与碳信用额所表征的碳排放权作为质押物以满足银行借贷增信要求,降低信用风险。

碳金融的市场交易机制赋予了建筑企业实现全生命周期灵活融资的可能性。在该交易体系下,建筑企业可以投资技术大力减排再出售富余的碳配额获得额外收益,也可以向超额减排的企业购买碳配额。因此减排技术先进的企业可以通过获取更多碳指标(包括碳配额与CCER)进行交易,拓宽融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虽未有将建筑碳减排量作为CCER交易标的的先例,但作为减排潜在的高贡献主体,CCER有望成为企业建造绿色建筑的有效激励,有一定前景。碳市场运行具体到绿色建筑的情境如图表八所示。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全国碳市场开市后,虽首批履约周期仅覆盖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但市场反响斐然。截至8月3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额超4亿元。生态环境部也作出表态未来将基于碳排放数据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此前,北京、上海等碳市场试点纳入建筑部门的经验表明,配额交易产生总收益过亿元,表明碳交易有潜力拓展建筑业全项目周期范围融资。

图表八:模拟绿色建筑在碳市场的运行机制
资料来源:中创观点,作者整理

此外,以碳排放权作为质押担保条件,经银行审核后获得贷款,能够满足银行借质押品防范还款逾期、违约风险的需求。我国虽已迈步探索,如2014年9月,兴业银行基于210万吨碳排放配额获得4000万贷款;2014年12月,浦发银行给花点新能源公司发放1000万碳抵押贷款等,但由于碳排放权作为质押物的价值与市场碳定价直接挂钩,因而需要政府牵头制定包括价值评估、质押物处置在内的制度,才能使碳质押在商业银行中得以推广,否则作为第二还款源,碳资产价值波动也会影响授信,无法解决绿色建筑融资难问题。
 

   

 

小结 


绿色建筑综合了经济与环境效益,顺应我国绿色低碳的转型需求。但现有渠道多数只能满足绿色建筑短期融资需求,无法及时响应项目周期性融资需求的变化。而碳金融能够被作为解决方案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利用了市场激励,较于直接补贴是更具可持续潜力的战略

二是它补充与优化了既有融资渠道,碳核算支持的碳量化、碳资产化引申的碳交易、质押形式为针对性解决绿色建筑的融资需求与困境提供了新思路

虽然日前生态环境部公开碳市场所覆盖行业的扩张计划时,建筑并未出现在八大计划行业之列,但笔者认为,考虑到八大行业中电力、建材、钢铁等与绿色建筑发展直接相关;过去建筑业经试点碳交易已得出一定碳金融实践经验;绿色建筑贡献于减碳排量的高潜力等因素,建筑行业在未来被纳入碳市场会是时势所趋。但在此之前,建筑企业应积极蓄势,向双碳目标的宏伟前景进发,加快绿色建筑的研发和建设,寻求碳减排技术创新、产业低碳升级。


参考文献
1.胡洪钢(2021):从财务角度看建筑企业发展的四个核心问题
2.李菊,孙大明(2021): 国内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与生态建筑研究发展中心
3.李仰升(2021):建筑工业化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经济研究导刊
4.马佳丽,王汀汀(2021):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问题(一),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
5.吴大江,苑文利,徐国芳: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与效益研究,建筑节能
6.伊欣桐(2021):2021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房屋能源利用率提高可期
7.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2012):中国绿色建筑技术经济成本效益分析研究报告
8.中国建筑节能协会(2020),《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
9.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8):《绿色建筑项目评价标准》 GB/T 50640-2010
10.European Union (2020):Green and sustainable finance: Briefing
11.IFC (2019) : Green Buildings: A Financial and Policy Blueprint for Emerging Markets, Building the Market for Green Buildings
12.Rozi Jones (2021) : Just 6% of Green Homes Grant funding spent after 'poor delivery', financial reporter
13.标准排名官号(2021):建筑业"碳中和"和"碳交易"的路径与方法
14.21世纪经济报道(2021):中国蝉联全球十大LEED绿色建筑市场排名榜首 建筑行业亟需碳中和转型
15.21世纪经济报道(2021):2020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比77%,住建部今年将发布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十四五”发展规划
16.环球杂志(2021): 绿色金融助力建筑业迈向碳中和
17.贺灵童(2015):建筑企业融资渠道与创新,鲁班研究院
18.绿建集成网(2021):2020各省市绿色建筑行业相关补贴支持政策汇总
19.林立身(2021):中创观点|以碳金融促进绿色建筑发展(上),中创碳投
20.梁俊强,殷帅(2019):绿色建筑的金融支持
21.朗绿科技(2021):还在蚂蚁森林天天偷能量?教你如何一天种7000棵树
22.南方财经网(2021):2020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比77%,住建部今年将发布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十四五"发展规划
23.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2021): 财政部:正牵头起草《关于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
24.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2019):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障碍分析
25.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2020): 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障碍分析及政策建议
26.七部委(2016):《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27.碳中和产业网(2020):中国建筑能耗和碳排放数据
28.王萌,郝一涵(2020):建筑全生命周期碳减排:中国的标准框架与领先实践
29.新华社(2021):生态环境部: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
30.杨佼(2021):每年需要资金几十万亿,金融如何掘金绿色建筑?,第一财经
31.中国建设新闻网(2021):绿色建筑助力碳中和
3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2017),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3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2018)
3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既有建筑绿色改造
3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3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


作者 | 葛愈丹 卢轲
编辑 | 王   斐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