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虚拟币的兴起将其底层技术——
区块链带入公众视野,现如今技术发展已经迈过第十二个年头。
从虚拟币小众交易投机热潮,到
区块链应用前景受到广泛重视,
区块链技术迎来了快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也引发各行各业对如何更好地运用区块链技术服务于国计民生的深层思考。
《中国区块链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自区块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政府对区块链产业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
区块链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不仅在传统银行、证券领域、政务等民生领域落地众多,而且在农村产权、数字乡村、数字资产交易等领域都有了突破性发展。”
监管升级
区块链并不等同于虚拟币,但对虚拟币的强监管仍然是区块链行业2021年绕不开的一大热词。
5月,中国互联网
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联合发布《关于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公告》表示,金融机构、支付机构等会员单位要切实增强社会责任,不得用虚拟货币为产品和服务定价,不得承保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保险业务或将虚拟货币纳入保险责任范围,不得直接或间接为客户提供其他与虚拟货币相关的服务。
9月底,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九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
同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表示为有效防范处置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盲目无序发展带来的风险隐患,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助力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进一步推动开展整治虚拟货币“挖矿”。
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云峰表示,在2021年,从监管部门相继出台针对挖矿、虚拟货币交易的政策文件,针对一些不合规、不合法的行为进行清理整顿,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区块链、
数字货币行业的整顿整体上趋于严格。
世界经合组织(OECD)区块链政策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娟曾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在本轮虚拟货币监管加码中,从财税优惠政策,到地方监管联动与举报等贯穿文件,这种细致化的整治力度空前。在文件里还特别要求精准区分“数据中心”与虚拟货币“矿场”,过去在热点词汇上挖掘监管空白地带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相关从业者不应该再心存侥幸,必须尽快退出。
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智库专家、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烽告诉记者,当前区块链行业的监管受到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行业自身发展规律以及相关法律框架完善和修订等因素影响,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从司法角度来看值得注意的有很多方面,首先是数字经济的相关法律配套框架包括《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等不断完善也将进一步理顺个人信息保护数据流通利用和数据安全管理的统筹协调。
金融领域探索加深
2021年3月,《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中区块链首次被纳入国家五年规划当中;2021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发挥区块链在产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
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在《报告》中指出,区块链技术发端于2009年开始的全球数字货币浪潮,但对金融的影响却已远远超出数字货币领域。从根本上讲,它创造了一种新型的价值登记和交换技术,是账本技术继电子化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如果说证券无纸化、电子化业务处理是信息技术带来的第一次金融基础设施革命,那么证券数字化、去中心化业务处理将可能是区块链技术带来的第二次金融基础设施革命。”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匡立中告诉记者,当下很多金融机构都在积极应用区块链技术,搭建针对特定场景(跨境支付、
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资产证券化等)的区块链系统或者平台创造增量价值。“此外,我认为今年区块链在金融场景的应用过程中,越来越多机构关注到这一技术在金融治理和保障金融应用安全发展中的作用,
重庆、
四川等地也围绕利用区块链技术建设完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开展了有益探索。”
张烽也表示,认为,区块链技术应用发展到今天,区块链技术发展产业趋势与金融场景区块链应用已经不可逆转。
“天平链联合行业协会、调解(中心)、律师(事务所)、科技公司等打造了天平链侧链诉源治理平台,面向金融领域提供预防、化解、快审的司法服务,将成为未来数字金融数据确权、授权、维权的司法基础设施。”
北京信任度科技CEO、司法区块链专家马臣云介绍道,在过去的2021年,区块链与部分应用的结合达到了实战或商用的水平,司法、供应链金融、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等各个领域结合业务需求,实现了区块链、智能合约和业务的融合。北京互联网法院公众号显示,天平链在裁判中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了司法信任体系的构建。
马臣云表示,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成为本年度研究热点,各类隐私计算厂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大家都看好数据要素数据流通市场;部分政务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大数据交易所成立,大大促进了技术的发展。
数字人民币有望促进技术发展
《报告》指出,随着央行数字货币DC/EP试点工作的逐步展开,其良性发展将为产业区块链提供可编程货币的底层支持,相关领域政策法官的陆续出台也将为区块链应用场景提供更多可能,或将成为市场下一步关注的重点。
202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在2021年中国(北京)数字金融
论坛上公开表示,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内生改良和外部赋能两方面:在内生改良上,有供应链金融、
农业金融、贸易金融和普惠金融等应用;在外部赋能上,金融机构也为智慧城市、“三农”和民生等领域提供了较好的区块链应用服务。“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通过不断强化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区块链应用,在发行层基于区块链构建了统一分布式账本,提升了对账效率,并建设了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
在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看来,数字人民币试点进程的加快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区块链在金融、政务、制造、
能源等很多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区块链的应用还是处于点状的应用。区块链的本意是要解决数据孤岛问题,但现实是区块链的应用实际上导致了更多的数据孤岛问题,原因就在于目前的区块链网络无法互联互通,都是割裂的。因此,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有望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一个连接各个区块链网络的中心枢纽,从而使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支撑的价值互联网成为可能。”
新概念带来想象空间
在清理整顿与落地加快下,2021年区块链行业也迎来了更多新概念,比如大热的NFT与元宇宙就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截至2021年12月底,同花顺数据中心显示A股元宇宙指数成份股已达到88家,在11月~12月就新增了10家。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沈阳透露,“元宇宙具备时空拓展性与人机融合性,自然而然就会衍生出经济增值性。在此背景下,元宇宙必然需要一个计价体系,基于确权、不可篡改等特性,区块链技术将成为元宇宙经济体系的实现工具。”
欧科云链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蒋照生认为,过去一年,中国区块链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整体呈现稳步推进、积极可控的态势。政策层面连续发文,进一步明确区块链技术对数字经济的关键支撑作用,同时加强虚拟货币挖矿和炒作的打击力度,监管思路愈加清晰;技术上受市场大环境影响,区块链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备受关注,软硬件一体化成为诸多国内
联盟链技术企业的重要发力点;在应用层面更加注重与实体经济和国际前沿实践的融合发展,金融、政务、民生等场景依旧是联盟区块链应用等主阵地,NFT、元宇宙等新概念、新业态也吸引着多家国内企业的尝试布局。
在概念火热的同时,对于新概念之下的风险业内也未放松警惕。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发布的《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就曾提示,“当前元宇宙发展中存在着资本操纵、舆论泡沫以及经济风险等等风险。元宇宙在一定程度上为巨型资本的金融收割行为提供了更为隐蔽的操纵空间,金融监管也需从现实世界拓展至虚拟世界。”
马臣云坦言:“类似NFT(数字藏品)、元宇宙等概念的提出,给区块链带来巨大想象空间,但其中也带来如何做到合法合规的挑战,在创新中要注意别踩红线。”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