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对话》栏目走进数博会,与嘉宾共同展开
区块链巅峰对话。在对话中,几位嘉宾梳理了目前区块链市场上的乱象,为投资者发出了警示。
5月26日,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正式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拉开序幕,会期将于5月29日结束。链得得作为国家数博会区块链板块重要承办单位之一,将继续全程直击三天大会精彩内容。
在首日议程中,央视《对话》栏目走进数博会,与嘉宾共同展开区块链巅峰对话。在对话中,几位嘉宾梳理了目前区块链市场上的乱象,为投资者发出了警示。
对话嘉宾:
徐昊:贵阳市委常务、常务副市长
Don Tapscott:“数字经济之父,塔普斯科集团主席,新范式智库创办人、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区块链革命》作者
王志勤: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张首晟 斯坦福大学讲座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陈磊:迅雷集团首席执行官、网心科技首席执行官
元道(陈升):中关村区块链
联盟理事长、世纪互联创始人、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理事
赵何娟:钛媒体集团创始人,链得得创始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访问学者
主持人陈伟鸿:现实生活当中会听到各种各样和
ico乱相的声音,有些人跑路了,老百姓的血汗钱没有了,是骗子的技术太高明还是老百姓的鉴别能力有待提高?我们整理了一些较为流行的骗局,包括自诩海外机构代理、要求花钱购买其代币、宣称未来其代币通过区块链完成交易、许诺半个月之内翻倍、要求发展下线等。请问各位认为这五类哪种危害最高?
王志勤:我们认为都非常危险。像许诺半个月之内翻番,我觉得需要谨慎地了解投资对象的具体情况,包括工作原理和可能产生的效果和成果是怎样的,再进行理性地投资,很多情况下投资者很难拥有这种理解。投资者对待许诺翻倍这种不切实际的预期,应该特别谨慎,这种情况往往是一个骗局。
张首晟:我认为现在很多项目都是泡沫,投资者对待这些项目需要更加理性。投资机构的投资可以作为参考:一个是判断这个价值的好坏,另外也是给项目方一个监督。这样把传统VC的模式用到区块链的项目上的时间较短,但还是比较有参考价值。
陈磊:我从企业的角度讨论这个问题,已经多次劝很多的企业千万不要ICO,为什么?因为炒作的结果一定是厂家赚钱,用户受伤害。最终企业背锅,受伤害的是你的用户。企业一旦ICO了,命运就不掌握在企业手里了。我见过有一些做项目的人,真的想做事,但投资人要套现,只能通过让币坐过山车完成,最后项目变成了空气币,一地鸡毛,也丧失了用户的信任,还怎么做项目?所以我觉得我们国家禁止ICO是非常明智的,ICO模式至少在中国是不适合的。
元道:我不太同意陈磊的意见。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全球范围内区块链,并没有中国区块链,美国的区块链的区别。就跟互联网一样,区块链是全球化的产物。我很同意刚才张教授的看法,
区块链项目成熟到有足够多的共识的时候就需要进行ICO。在区块链的初期阶段,最伟大的地方就是不确定性,任何打着确定名义说的都是危险的骗局,比如说承包,半个月内翻番等等就是红色警报的基本标志。
赵何娟:我对市场上的乱象有两点看法。第一点,泡沫指的是供求不平衡的时候是产生的才是资本泡沫,没有任何有价值值得投资的事情,却有大量的资本涌进。区块链这个领域里面没有供大于求,相反,还有很多需求没有被挖掘,供应、环境、生态都没有成熟。
第二点,目前市场中的确有很多乱象,包括大量的空气币、跑路的案例,我认为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发展和崛起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刚刚到来的时候,互联网应用最早的时候,黄赌毒等等问题一个都没少。股市最早期的时候,也产生了很多资产泡沫、垃圾股,造成了投资者的损失。这种问题的出现恰恰是说明
区块链技术和市场正在处于不断成熟的过程当中。
现场嘉宾:我们过度重视危险了。实际上,犯罪分子会利用每种新兴技术,媒体也会过分宣传犯罪事件。比如说犯罪分子通过社交媒体来犯罪,大家都会认为是社交媒体的错。肯定有犯罪分子会利用区块链和
加密货币技术,这是我们需要接受的现实。同样,我们会把加密货币跟代币混淆,或者和区块链平台混淆了。我觉得加密货币在未来也会成为
数字货币,而不是这种数字的投资物。90%的企业区块链的项目,其实没有真正进入到落地的阶段,还是停留在一个实验室的阶段我们还需要等待区块链技术的成熟。
现场嘉宾:做坏事要付出代价。对于那些只是发一个ICO圈老百姓钱的项目,现在监管的态度是比较严格的,希望投资者们不要盲目追寻泡沫。所以对于
币圈和链圈来说,其实是期待监管的,希望监管能够保护投资者不受伤害,另外一方面又可以不伤害技术创新,让这些新技术有机会发展。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