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问题加剧和环保意识增强,“
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形势的重要议题。作为全球最大的
碳排放国之一,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有效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碳排放量累计110亿吨,约占全球碳排放量的28.87%。其中,工业排放量42亿吨,占全国排放量的38.18%,仅次于电力行业排放51亿吨,占比46.37%。
根据2019年数据统计,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的碳排放量占整个工业排放量的40%左右,占中国总碳排放量的18.92%(2019年后CDEAs的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碳排放量停更),后续占比或有所下降。然而,我国
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
作为人口大国和制造业大国,2020年9月,在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提出“双碳”战略——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2021年10月,国务院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推动钢铁行业碳达峰,并强调要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重点,继续压减钢铁产能,大力推进非高炉炼铁技术示范,提升废钢资源回收利用水平,推行全废钢电炉工艺。2022年1月,工信部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主要目标中提到,力争到2025年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钢铁工业利用废钢资源量达3亿吨,80%以上的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以上。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