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中央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组织制定并陆续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明确了积极发展绿色
金融,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等具体措施。同年10月,
上海市、
山东省相继出台《上海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施意见》《山东省碳金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关于加强财政金融融合设立碳减排政策工具的通知》等文件。同时,为积极落实《G20转型金融框架》,支持高碳行业绿色
低碳转型,2021年,人民银行启动了
钢铁、煤电、建筑建材、
农业等4个领域转型金融标准研究,创新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鼓励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绿色低碳领域,取得积极成效。
天津、上海、山东、
湖南、
江西等省级的行业转型金融标准正在调研、制订过程中。
为此,与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相关的ESG报告、鉴证、
评级等需求增多,一些国际组织、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全球主要交易所纷纷出台了ESG披露准则和标准法案,上市公司披露ESG相关信息已成为资本市场的大势所趋。截止目前,153户央企境内上市公司编制并发布了专门的2022年度ESG报告,占比41.58%,较上年占比提升了28.87个百分点。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已于7月25日发布《关于转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规范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工作。
此外,为应对欧盟的绿色贸易壁垒,作为出口企业或汽车、光伏、半导体、纺织等精加工行业及其
供应链企业,应关注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以及针对高附加值行业的欧盟循环经济行动计划。该计划要求生产者责任延伸至回收阶段,如《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涵盖了电动汽车电池和可充电工业电池,未来要求电池中铅的回收率要达到85%等。苹果、宜家、宝马、沃尔玛等头部跨国公司,承诺未来实现净零排放,正在逐步披露自身及其供应链上下游的
碳排放信息,强制要求供应商配合减排,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金融机构同样如此,由于承诺了碳中和目标,因此有动力管理发放贷款项目的碳排放,对借款客户或被投企业形成减排约束。碳减排正在成为重新定义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