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40特邀成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局长王信
新浪财经讯 “第五届
金融科技外滩峰会”于2018年7月7日-8日在沪召开,CF40特邀成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局长王信在“专题讨论四:全球金融科技监管新趋势”中表示,现在民间的
数字货币,其实不应称之为货币,因为它们没有发挥多少货币的职能。
王信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不排除未来有可能民间数字货币会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货币的职能。从历史看,各种形态的货币竞争一直存在,比如实物货币、贵金属货币、纸币等都曾经共存;同时,不同主体发行的货币,包括各国的法定货币也存在竞争。但历史上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是,货币发行从分散到集中、由民间主体发行到有国家信用支撑的中央银行发行,这适应了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
王信认为,中央银行要牢牢把握货币发行权,避免法定货币的地位受到挑战,因为这样可能对经济、金融、社会带来潜在的巨大不利影响。目前可能存在打着“数字货币”旗号进行非法集资、欺诈、过度投机等现象,如果一些数字货币越来越多地发挥货币的职能,更需要进行约束和打击。
以下是发言全文:
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巨大冲击和深远影响,对监管提出了挑战。全球各大经济体对金融科技监管的现状亦不尽相同。美国、英国等监管机构及国际协会等均开始了对监管科技应用实践的相关研究。该专题将汇集全球监管方共同探讨:全球金融科技监管的现状、经验启示,以及中国发展监管科技的可行路径。
管涛:我是今天下午第一场讨论的主持人,中国金融四十人
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我们这一场的主题是“全球金融科技监管新趋势”。金融科技的发展势不可当,同时给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过去两三年时间,中国对金融科技监管有些新的思考和进展,国际同行在金融科技监管方面也有很多好的经验。
我们有五位嘉宾参与这轮讨论。第一位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局长王信先生,第二位是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孙天琦司长,第三位是上午做过精彩发言的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助理主席Michele Bullock,待会她会有些补充,第四位是新加坡金管局首席金融科技官Sopnendu Mohanty,最后一位是国际金融协会创新与金融科技高级顾问Conan French。首先每个人有5-7分钟的发言,把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然后进入互动环节。
王信:今天我主要想跟大家分享我对民间数字货币和讨论中的央行数字货币的一些看法。
现在民间的数字货币,其实不应称之为货币,因为它们没有发挥多少货币的职能,如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等等。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不排除未来有可能民间数字货币会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货币的职能。从历史看,各种形态的货币竞争一直存在,比如实物货币、贵金属货币、纸币等都曾经共存;同时,不同主体发行的货币,包括各国的法定货币也存在竞争。但历史上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是,货币发行从分散到集中、由民间主体发行到有国家信用支撑的中央银行发行,这适应了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民间货币的分散发行很难契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危机时如果出现流动性不足,可由中央银行紧急提供流动性,避免危机扩散。在未来科技发展的情况下,货币竞争可能会发生变化,但中央银行集中发行的历史趋势很难改变。
我个人认为,中央银行要牢牢把握货币发行权,避免法定货币的地位受到挑战,因为这样可能对经济、金融、社会带来潜在的巨大不利影响。目前可能存在打着“数字货币”旗号进行非法集资、欺诈、过度投机等现象,如果一些数字货币越来越多地发挥货币的职能,更需要进行约束和打击。当然,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需要密切关注金融科技的发展,完善监管科技,同时充分动员社会力量,研发央行数字货币。在各个国家,有关央行数字货币的考虑可能不同,在中国,央行数字货币作为实物现金的某种替代可能较为合理。它大体上应该遵循目前现金的运转模式,比如双层的发行结构,借助商业银行,不对现有的金融格局造成大的冲击等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时间关系,我就向大家报告到这儿。非常感谢!
管涛:谢谢王信局长的精彩发言,主要观点我总结一下,第一,民间发行的货币,现在还不是真正的货币,从历史看,存在货币竞争现象,但最后都会过渡到央行发行货币。第二,央行今后仍然要牢牢把握货币发行权,但希望借助民间力量研发央行的数字货币。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