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应用 查看内容
  • 3951
  • 0
  • 分享到

区块链颠覆传统金融:保险业

2018-7-18 09:28

来源: 链得得 作者: 大文

区块链颠覆传统金融:保险业


保险行业由来已久,是一种以货币形式平摊的社会风险转嫁机制。我国《保险法》中所定义的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  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目前我国有数百家拥有资质的保险公司,在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保险也已经深入了我们的生活。随着“互联网+”生活方式的普及,保险品种越来越多,购买保险也越来越方便。

作为金融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保险行业也同样面临着新技术出现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数字化保险和定制化保险成为了保险行业内热议的话题,各大传统保险公司逐渐开始尝试将传统业务模式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相结合,并发展出了一种全新的业态。同样,传统保险业务与区块链的结合也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

2016年10月,德国安联、慕尼黑再保险、瑞士再保险、荷兰全球人寿和苏黎世保险公司联合发起了B3i区块链保险联盟。B3i的全称为BlockchainInsurance Industry Initiative, 目前有15个成员,均为保险行业和再保险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在国际再保险市场上占有超过50%的市场份额。该组织的愿景是共同开发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潜力,实现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行业中的商业落地项目,提高保险行业工作效率,打造更加智能、更加高效的行业协作方式。

与各大超级账本项目类似,B3i也采用了成立独立公司的运营方式,在瑞士成立了B3i Services AG,旨在将已经开发的区块链保险解决方案商业化。B3i联盟第一阶段的区块链产品是以区块链技术驱动的再保险交易平台。

另一方面,我国同样在金融行业,尤其是在保险行业的发展上倾注了巨大的精力:去年5月,上海保监局公布的《上海保险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建立上海国际保险中心的首要目标,并随即调整了外资保险、再保险关联交易的相关规定,这也让上海保险业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在技术方面,早在几年前,上海保监局就已经开展了区块链技术的相关研究,并牵头打造了一个区块链再保险实验平台,结合再保险业务特点设计业务流程、交互方式和交易规则,验证了通过区块链技术处理再保险交易的可行性和优势。

再保险也称分保或"保险的保险",指保险人将自己所承担的保险责任,部分地转嫁给其他保险人承保的业务。在众多保险业务当中,再保险为什么独得区块链技术的青睐?主要原因是区块链技术恰好击中了再保险业务中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痛点。

由于在交易过程中,再保险交易原始保单数据以及理赔数据由直保公司掌握,再保险机构难获取再保险合同中的逐单信息,仅依靠最大诚信原则的经验运营,存在道德风险。此外,再保险理赔涉及的客户、经纪人、再保公司的数据流量很大,核对流程复杂,索赔处理漫长,理赔控制困难,存在理赔道德风险。而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联盟链同时能够将数据透明化、简化交易流程,还可以成为一条可信的“存证链”,为纠纷提供证据支持。

目前由上海保监局牵头的这个实验项目已经孵化成为一条成熟的联盟链:再保险区块链(RIC)。除了国有再保险企业中再集团、外资企业汉诺威和德国通用之外,联盟还拥有众安科技提供的底层架构和技术支持、英特尔提供的可信硬件支持。

从底层来看,区块链技术与保险行业称得上是相得益彰:去年3月,中国保险学会、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去年曾联合发布《保险区块链研究》报告。在该报告中,区块链被认为是将重构保险创新的技术之一,并且表示保险与区块链的“共同基因”决定了保险是区块链应用的典型场景:区块链则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构建“全网共识”,其目的也是建立基于算法的相对刚性和高效的个体的集合与协同,继而为相关管理提供技术实现与保障。

就目前而言,区块链在保险行业的应用主要分为两方面:第一是前面提到的在再保险等行业的构建联盟应用,第二是将区块链作为一种将保险流程数字化和透明化的手段,将业务数据上链,从而实现信息公开。此外,也有一些保险公司构建私有链,用于全球子公司之间进行资金转账(如德国安联保险)或构建积分体系(如阳光保险),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将区块链作为一种将保险流程数字化和透明化的手段被不少业内人士所看好,甚至认为区块链技术能够“重构现有的保险体系”。从某个角度来说,区块链提供的去中心化结构和信任构建正是能够解决保险行业“信任危机”的良方。

一方面,即使国家不断加大监管力度,但保险行业中依然存在大量不规范行为。保监会数据显示,2017年,保监会及各保监局共接收人身险销售投诉21329件,占人身险投诉总量的46.00%,主要反映夸大保险责任或收益、隐瞒保险期限和不按期交费的后果、隐瞒解约损失和满期给付年限、虚假宣传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保监会于去年6月印发了《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要求记录和保存保险销售过程关键环节,实现销售行为可回放、重要信息可查询、问题责任可确认、消费权益可保障,为保障消费者权益提供了证据支撑。构建一个不可更改的可回溯数据体系正是区块链应用的“主场”。

保险公司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不少探索实践:2016年7月,阳光保险推出了“区块链+航空意外险卡单”,将主流金融资产放在区块链上流通,可以追溯卡单从源头到客户流转的全过程,各方不仅可以查验到卡单的真伪,并且,确保卡单的真实性,还可以方便后续流程,比如理赔等等。

另一方面,保险公司机构庞大、理赔流程繁琐也制约了保险行业的发展。根据保监局提供的数据,在保险行业中合同纠纷类投诉占到绝大多数:理赔/给付纠纷12077个,占合同纠纷投诉总量的75.65%。投诉问题主要表现为:公司依据合同条款做出拒赔或免赔决定,但消费者不接受;双方就维修方案、配件价格及工时价格产生争议;理赔时效过长、理赔材料繁琐、消费者感受差等。

在这个领域,保险公司的探索和时间相对缺乏。较为著名的是德国安联保险在去年11月份推出的“自保保险”服务。该服务基于超级账本Fabric为企业提供面向在美国,中国,瑞士当地子公司的职业险与财险两种保险项目。在该项目中国,交易和数据条目通过超级账本技术在多个部门之间进行业务处理和记录交易,并与所有参与者之间实时共享,有力的减少了保单生成,缴纳保费与索赔的时间。

从各种应用案例看来,区块链技术不但能够解决保险行业中磋商签约、账单交换、理赔处理、存证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而且有可能被整合成统一的联盟链生态系统,大幅度提高交易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未来的保险公司很可能会在新技术的驱动下逐渐发展出一种全新的业务模式,而具体如何,还需要众多机构、企业继续探索。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