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应用 查看内容
  • 5291
  • 0
  • 分享到

银行布局区块链迎来爆发期 三年内或实现业务革新

2018-3-6 16:06

来源: 金融时报 作者: 杜冰



近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一份文件显示,中国银行于去年9月28日首次提交了一项名为“一种区块链数据压缩方法及系统”的专利申请,其目的是解决区块链交易系统数据不断增长导致存储空间紧张的问题,并提供区块链数据压缩方法。

近一年中,作为全球创新领域最受关注的话题,区块链技术已悄然渗透到全球银行业。自区块链被写入我国“十三五”规划以来,国内多家银行也加紧以多种方式积极介入区块链技术,特别是2017年以来多项技术应用陆续落地。此次披露的这一专利申请虽尚未获得批准,但也被认为是我国银行业布局区块链顶层设计的重要标志。那么,是否意味着国内银行业布局区块链的爆发期已经到来?

国内银行业区块链应用密集落地

中国银行专利申请书中提到,其数据压缩系统可以用来将多个区块的事务打包成一个“数据块”,而不是一个新的区块存储事务。使用这种方法,该专利称能够减少存储在新块中的区块链大量交易的数据量,同时确保以前所有事务的数据仍然是不可篡改和可跟踪的。

虽然该专利目前正在审查过程中,尚未获得批准,不过,中国银行在区块链领域的发力布局可见一斑。

去年1月,中国银行上线了区块链电子钱包BOCwallet(iOS版)。BOCwallet地址由32位数字与英文字母组成,可以绑定中国银行的卡号。此后,又与互联网巨头腾讯在金融应用领域合作测试区块链技术,并重点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去年8月,中国银行还与SWIFT组织和全球银行一起加入SWIFT gpi区块链概念验证,并促进金融科技在SWIFT gpi项目中的应用。

事实上,放眼全球来看,各大银行都在加快布局区块链的进程。目前正在进行的大型项目包括IBM的HyperLedger Fabric project、“多功能结算币”和R3财团的区块链倡议。从我国来看,国内银行自2017年以来也在快马加鞭地落地相关技术应用。

从四大行来看,工行此前成立的区块链与生物识别实验室,于去年末正式推出了工行首个自主可控的区块链1.0平台,已助力贵州扶贫、工银聚等项目投产;农行于去年8月上线了基于区块链的涉农互联网电商融资系统——“E链贷”;建行则于近日落地了首笔国际保理区块链交易,并在业内首度实现了由客户、保理商业银行等多方直接参与的“保理区块链生态圈(Fablock Eco)”。

股份制银行更以此作为弯道超车的途径之一。早在2017年2月,招行就宣布在区块链技术上实现突破,首家实现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全球现金管理领域的跨境直联清算、全球账户统一视图以及跨境资金归集三大场景。

三年内或实现业务革新

麦肯锡对银行高管调研显示,约有一半的高管认为,3年内区块链将产生实质性影响,一些人甚至认为18个月内就会发生。

这是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本质让当今金融交易所面临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得到颠覆性的改变。

“目前,金融服务各流程环节存在的效率瓶颈、交易时滞、欺诈和操作风险等痛点,大多数有望在区块链技术应用后得到解决。例如,现有流程中大量存在的手工操作、人工验证和审批工作将得以自动化处理,纸质合同将被智能合约所取代,而在交易处理环节不再会由于系统失误而导致损失发生。”麦肯锡报告显示。

根据麦肯锡分析,区块链的应用在虚拟货币、跨境支付与结算、票据与供应链金融、证券发行与交易及客户征信与反诈欺等五大金融场景将能产生最直接与有效的应用。

以跨境支付结算来说,区块链将可摒弃中转银行的角色,实现点到点快速且低成本的跨境支付。据测算,从全球范围看,区块链技术在B2B跨境支付与结算业务中的应用将可降低每笔交易成本约40%。

同样,在全球范围内,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应用,能帮助银行和贸易融资企业大幅降低成本,其中,银行的运营成本一年能缩减约135亿至150亿美元、风险成本缩减11亿至16亿美元;买卖双方企业一年预计也能降低资金成本约11亿至13亿美元及运营成本16亿至21亿美元。

跨境支付结算、供应链金融或成风口

在这场迅猛发展的技术革新浪潮中,我国银行业将如何作为?业内人士认为,对国内金融机构来说,在选择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时,更应结合国内宏观经济背景、政策导向、金融体系面临的主要痛点和问题,寻找最具有突破性、提升效率最明显的应用场景作为切入点。

跨境支付与结算、供应链金融则被认为是重要的契机。

从跨境支付来看,我国作为国际贸易大国,跨境贸易业务规模庞大,近年随着“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的深化,企业层面(B2B)的跨境支付与结算业务将是一个重大的市场契机。

从供应链金融来看,目前,国内贸易融资市场已达到10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可增长到20万亿元。然而,在可观的规模和增长背后,是由于交易流程复杂、参与方众多、自动化程度低等原因造成的高成本、低收益现状。

在利率市场化给银行带来的盈利压力下,区块链技术应用在贸易融资业务上不仅带来非常可观的成本节约,更能够将交易流程大大简化和自动化,从而提升了交易效率,减少资金闲置成本,降低交易与结算风险,优化客户体验。

“未来,首先实现区块链技术在贸易融资方面应用的金融机构能够获得业务扩张和新客户获取方面的先发优势。”麦肯锡分析称。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区块链技术在应用整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未来的应用中面临诸多挑战。业内专家分析称,区块链技术尚存在缺陷和限制,使用者的隐私安全有待加强,金融监管难度大幅增加,对监管者处理风险的应对能力和监管工具的有效性都是极为艰巨的考验。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