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自媒体 查看内容
  • 2647
  • 0
  • 分享到

数字郁金香?从经济学角度解析Fcoin的溃败 | 深度

2018-8-20 22:59

来源: bitgallup

前言

Fcoin无疑创造了币圈上半年最大的话题,但狂热之后难低经济模式的考验。作者从一般经济学和商业逻辑出发,分析了Fcoin的经济模式,并认为,区块链的通证模式也需要遵循一般的商业逻辑和经济学原理。 市场狂热催化加上违背基本商业逻辑,必然如同荷兰郁金香狂热潮一般泡沫幻灭。本文系用户投稿,并不代表“必投投”立场和意见。


1636年到1637年间,荷兰出现了一股争相求购郁金香的热潮,导致郁金香价格急速上升,当时很多人变卖家财,参与到投机郁金香上。到1637年后期,郁金香泡沫爆破,许多投机的人蒙受巨大损失,引发起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金融泡沫的破灭。



2018年8月14日,Fcoin公告发布Fcoin停止交易即挖矿,并且销毁所有未发行的FT。这场“行为即挖矿”的模式从轰轰烈烈到惨惨淡淡,这是否也成为了数字资产界的郁金香呢?


Fcoin问世之时,大方向的逻辑还需进一步探讨,接着便看到了通证经济模型设计的诸多缺点,这狂热的市场就如同荷兰郁金香热一样,又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故事,似乎只是在等待时间宣判。


图1 Fcoin社区8月14日公告  



市场情绪+名人效应造就郁金香泡沫



疯涨70余倍的交易即挖矿,圈内诸多大佬站过台的Fcoin,截止到6月26日,日交易量大概在170亿美元,而8月12日,交易量仅仅为1.6亿美元。6月13日FT的价格最高点为8.04元,而8月10日价格最低点为0.55元,跌幅多过9成。

图2 2018年8月20日火讯快讯



图3 公告及FT价格



Fcoin是如何创造巅峰盛况的?


以下三招是Fcoin造就巅峰盛况的法宝:


1) 交易即挖矿:用户所产生交易手续费100%折算成等值FT返还给用户。而传统的交易所都是靠手续费来赚钱维持运营。


2) 持币分红


3) 锁仓共赢


相比其他交易平台0.1%-0.2%的手续费,上述让利模式足够吸引投资者,尤其是量化投资者。



可以说Fcoin是一个既想当“交易所”、又想当“券商”、还想当证监会的交易所,公告一个个接连发布,朝令夕改,背后无疑都是在补最开始设计的漏洞。 




再好的机制也解决不了最基本的逻辑问题




其实,区块链本就是一项变革甚至重塑生产关系的技术。


在一个社会环境中,我们讲生产关系,在一个商业闭环中,我们讲商业模式。


这一切的改变都是为了提高效率,我们需要做的是加快每个环节的流通而非不合逻辑地跳过一些环节。


1. 最基本的逻辑问题打破了传统经济体规则


挖矿即为了奖励token。而这个token是因为有了共识,有了应用的场景,才会有效用,这就是为什么说钱花出去获得的体验或者物质才是体现价值的原因。而FT,当用户进行交易时,是为了交易所,还是为了用户自己?进入交易所交易,为了赚得交易对另一方的钱,这个是根本目的,用户上缴手续费以维持交易所运营是正常逻辑,而FT的推出,如果只是为了激励用户,就难免会出现“作弊”现象。


让我们来做这样一个类比:


学生的职责是学习——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将来给社会做出贡献(有用之人)——给社会做出贡献才有价值(有用之人有用武之地)—— 才能获得酬劳(工资/ 创业分红等)—— 通过消费再次推动社会发展,给社会创造价值…  


以此循环。


倘若,学生读书——不管成绩/结果如何就奖励Token消费,那么,谁来推动消费?谁能保证学生一定能创造效用? 社会得以运转的根本就是有一套既定的规则,有奖惩的标准。如果行为可以直接产生效用再获得奖励,则可行;若行为无法产生效用,换句话说以结果为导向来看,行为不能产生效用则不可行


同理,对Fcoin来说,交易手续费全返,那如何获利维持运营?任何不能赚钱的项目都不能称之为好项目。对一个项目来说,首先要了解的是该项目的商业模式是什么?说白了,如何赚钱? 当然,想玩资金盘,拉个短线局的项目除外。


张健本人日前在接受火星财经也提到了交易及挖矿的问题,众所周知,无论央行自己印刷的法币还是数字货币,总量会随着发行或者设置的机制,达到一个稳定的动态平衡(比如2%-3%的通货膨胀)。假设牛市,所有资金都跑到Fcoin,速度大于2%-3%,那也会发生承压状态。


图4 创始人声明



谈到供需问题,ft的奖励机制是为了制造需求,还是满足真正需求?值得市场思考。


2. 不赚钱的项目的商业模式都是耍流氓


再仔细剖析一下Fcoin,最开始的分发机制看上去是其赚钱机制:


FT 每天的发行量 = 交易手续费/ft市场价格


但这个赚钱机制是有问题的:只要分红收益率下降,价格就会下降,一旦价格开始下降,ft发行量就会变大,导致分红进一步下降。


接着拿央行印刷法币举例,本来货币已经贬值了,还要继续增加发行量,这只会导致货币价格进一步下降。


仔细想想,这其实是件很荒唐的事情。


据CSDN朋克和Omni-Space: 真的愿意接FT的人,还不如自己去当矿工刷FT来的实惠。但这将导致价格加速下跌,使得释放量随之增大。我们甚至发现,在价格暴跌过后,反而成交量会有明显上升,因为这样可以挖到更多FT。因为对矿工来说,FT的绝对价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天FT的价格与今天FT价格的跌幅。



其实,张健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在Fcoin上线bnb之后,舆论迅速反转,整体舆论从负面慢慢变为中性偏正面。两个星期后,Fcoin暂停了邀请返佣的机制,交易量下滑,币价不跌反涨。


所以,商业模式设计的逻辑正确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样的呢?很简单,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闭环。这个闭环可以这样解释:产品能让用户收益, 让自己赚钱,同时也让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也能挣钱。


在区块链项目中,我所看到好的商业闭环是这样的,例如:一个做跨国房地产交易的项目,目的是减少跨国房产交易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和麻烦,也有内部流转的Token,牟定法币,自己制定市场价格,保证用户的价格(中介费)合理性。上链是为了记录不可篡改的交易过程,以及使用智能合约。这虽是个很简单的项目,但至少在市场经济下有意义。


Fcoin虽然自谙角色众多,但似乎内部没有流转。


3. 市场情绪催化的狂热难以持久


任何项目的推出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

    

Fcoin的推出的当下正是给给不愠不火的市场带来了一个强心剂,且随着新的投资者入场,就又产生了新的玩法。而这个市场火爆的时机,也正是源于传统金融市场无好标的物的时代。而狂热则更是证实了这样的情况,倘若如同艺术品的价值年化5%的平稳增长速度而非郁金香的狂热,也不会提前“爆”掉。



去中心化与基本的商业逻辑并不矛盾




1. 人为制造的“存在”真的合理吗?


Fcoin这类项目则掀起了行为即挖矿的风潮。整个世界,不管是水电、或者是央行的法币都是一个闭环的流通模式,那么XX即挖矿,挖矿即奖励token的形式,在执行这些动作的时候,试问,有人愿意买单吗?这样的情况能持续多久?只有想清楚最简单的问题,赚到的钱才符合逻辑,才会真正有意义。


一些大家戏谑如睡觉即挖矿之类,本就是一个人所必须的行为,毫无意义;另外一些发布信息类,或类似于知识付费的行为,才会产生意义。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你的行为要为社会发展带来效用,这样,你的效用会变成token来作为奖励,让你的效用量化并且符合逻辑。


2. 开源与商业闭环并不冲突,别走火玩成庞氏骗局

商业闭环涉及到多个参与者,闭环是一种利益共享、能够持续的结构。而去中心化在我看来是一个体系的自治,虽然开源,但必须要有闭环的流转,才能真正产生价值。


同理,区块链项目纷纷建立自己的生态圈,也是基于闭环这个模式。对于交易所而言,这样的非闭环形式,多多少少存在新账补旧账的嫌疑,或者向庞氏骗局靠拢的意思。


3. 专业带来的不光有壁垒还有良性的环境


基于市场情绪,从业一段时间后,发现很多人连量化对冲和市值管理的概念都混淆不清,在这样一个金融概念不清晰的环境中,市场情绪就变得格外重要。若Fcoin团队在第一阶段保证稳定的币价,在第二阶段保证Fcoin的价值,也许就不会出现币价下跌如此之大的状况。



写在最后

本文仅借Fcoin这一闻名币圈的交易所现状进行反向思考项目意义及模型设计,希望与圈内人士共同探讨。Fcoin的初衷是美好的,但任何付出都是需要回报的,这个回报不仅是你的用户,还有商业本身。区块链行业发展如此之快,熊市之下许多问题会都将一览无余,也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喘息、学习、整装待发的时机。




作者介绍:
HedyBi:从事数字资产管理行业,宏观经济和互金资深研究的美女一枚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大家给予爱的转发及鼓励!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