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联网
金融凭借更优的用户界面、细分的市场定位及有利的经济环境和监管政策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尚未触及金融行业的底层逻辑架构和基础IT设施。
区块链的出现,将从基础技术层面真正建立“去中心化”信任,颠覆传统金融信用中心式服务模式,实现价值在网络上的实时传递,进而开启价值互联新时代。
区块链与
比特币均诞生于2008年。与比特币发展至今仍未成为金融主流相比,区块链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从本质上说,区块链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属于互联网协议的底层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允许系统中的任意多个节点,使用密码学方法产生、维护和存储一串相关联的数据块,每个数据块中包含一定时间段内系统全部信息交互数据,并生成数据指纹用于验证信息的有效性和链接下一个数据块。
区块链是基于现有技术的组合与升级,并不是一种全新、单一的技术。它通过整合加密算法、P2P(点对点)文件传输、交易确认拓扑结构等多项技术,形成了一种新的数据记录、传递、存储、呈现的方式,具有去中心化存储、信息高度透明、永久存储、不易篡改、高安全性等优点。
从中心控制力度和信息公开度层面,区块链可分为公有链、
联盟链和私有链。相对于公有链的完全开放和公开,联盟链和私有链允许有多个或单个中心控制参与主体范围和信息公开范围。由于金融行业须严格控制交易和信息等的公开范围,且有参与者的准入要求,因此联盟链和私有链对于金融行业更加适用。2015年以来,联盟链和私有链快速发展,为区块链金融应用的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从应用发展历程来看,区块链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区块链1.0,即
数字货币,例如比特币、
火币等;其次是区块链2.0,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资产的数字化;第三是区块链3.0,即衍生应用,如为管理产品交易和服务开发应用程序,实现广义资产的数字化和广义交易的线上化,为共享经济的物权交易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从影响程度来看,区块链可从技术层面建立去中心化信任,将对现有金融体系的制度基础和参与者关系产生颠覆性影响。当前,金融体系建立在三个基本制度框架之上:一是依赖法律条文存在的商业信任;二是由独立第三方作为信用中介保障实现的资产转移交易;三是由集中式清算机构为中心处理完成的交易结算和清算。未来,区块链可将现有金融体系的基础制度和交易规则固化在底层协议中,推动底层逻辑的标准化和自动化、高层业务应用的分布化,实现去中心化的价值安全转移,可大幅降低行业风险经营复杂度和管控成本,进而有效提升金融机构运行效率、降低行业准入门槛。
是否能找到合适的场景,是一项技术能否最终存活下来的关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企业已经结合业务探索了一些应用场景,但仍有不少企业处于不断试探和反复迷惑状态。实际上,从区块链可提供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安全可靠等特性来看,金融服务、征信和权属管理、跨境贸易、资源共享等直接或间接依赖于第三方担保信任机构的活动,均将从
区块链技术中获益。
从应用场景最为成熟的金融领域来看,区块链可助力商业银行系统性解决全业务链痛点和顽疾。近两年来,参与区块链探索的金融机构不断增加,积极开展各项应用。具体来看,金融业通过多种方式开展
区块链应用的探索。
一是各金融巨头纷纷成立区块链实验室,探索
区块链应用场景。花旗银行、瑞银集团、德意志银行和巴克莱银行已成立区块链实验室,自主研发或通过金融科技公司协助,针对不同业务场景进行探索实验。
二是与金融科技公司开展深入合作,改进内部业务和流程的“痛点”。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方式多样,包括项目合作、战略投资和成立合资公司等。如Visa与Chain合作,不仅翻倍提升交易速度,而且使信用卡交易更加安全;星展银行和渣打银行联手与瑞波(Ripple)合作,共同开发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数字化应用,利用智能合约及点到点跨境交易技术,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并提高了安全性。
三是组建跨机构和行业的区块链大联盟,研究制定金融领域区块链行业标准和协议框架。初创公司R3 CEV发起R3区块链联盟,吸引包括平安银行在内的43家银行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和协议,2016年将制订具体实施计划;埃森哲、思科与美国证券集中保管结算公司(DTCC)、荷兰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合作开展超级账本(Hyperledger)项目,致力于拓展不同行业的区块链应用;中国的分布式总账基础协议联盟(ChinaLedger)与国内11家商品交易所共同研发区块链技术,打造符合中国政策、国家标准、业务逻辑和使用习惯的区块链技术底层协议。
虽然区块链技术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在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第一,区块链技术仍面临计算性能低、空间占用大、算法灵活性差、无法以净头寸结算等问题,目前应用主要局限于虚拟货币、初步的交易结算和信息公证等方面;第二,监管仍处于模糊状态。由于技术尚未定型,导致各个国家监管机构态度不一:英美等发达国家在积极推动,许多国家态度不明朗,更有一些国家持谨慎态度;第三,金融机构对区块链认识尚不深入,使用区块链技术的主观意愿较为薄弱。据普华永道调查显示,约有超一半银行高管对区块链不甚了解或不知如何应对。同时,全面使用区块链技术需要重构IT架构和业务流程、投入大量成本,将遭受来自金融机构的内部阻力。
未来,区块链技术和市场将快速成熟,成为金融机构标配的IT基础架构,进而再造金融生态。金融机构必须尽快形成清晰的战略思路,制定战略并积极开展投资布局和实验探索,才能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并成为重塑行业格局的引领者。
(作者:李岩玉为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强为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