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产所有权依赖密码学技术,认“钥”不认“人”,与不记名资产相似,因而私钥的保管,一开始就是数字资产应用的关键。目前,私钥保管有自保管、交易所托管和独立第三方托管三种模式,并涉及“冷储藏”、“多重签名”两种重要手段。
当前,数字资产市场在:(1)资产发行背书;(2)资产托管;(3)流动性、清算方面存在不足,限制了传统投资者的介入。合格托管人将有助于解决后两种问题,且从传统资本市场看,合格托管人本就在“资产管理—经纪—托管/存管—交易—清结算”环节中极为重要:(1)“资产管理”与“托管”分离是前提,只有合格托管人可托管各类资产、
金融产品;(2)托管方提供银行类服务是常态,托管人业务张力强;(3)数字资产市场“存/托管+清算”和“交易”可能效仿传统资本市场实行分离,独立托管重要性凸显。
数字资产托管市场目前分成“To C消费级市场”,“To B企业级市场”两块,其中,企业级数字资产托管已正成为竞相争夺的重点,且根据业务倾向性,托管人可分成:(1)纯托管服务(含企业钱包)类;(2)托管+技术输出类;(3)托管+衍生服务三大类。而企业级数字资产托管典型的业务流程包含:(1)私钥生成及钱包创建;(2)私钥保护;(3)私钥签名或协助签名;(4)资产报告;(5)私钥备份与恢复。并且我们认为,安全、合规、灵活、服务、团队是评估托管项目好坏的核心因素。
数字资产托管正不断走向合规化,促使托管实际包含“合规资质”和“私钥保护”两个层面,目前有两种主要监管路线:(1)全面监管倾向,必须获取牌照方可提供服务,以美国、
香港为典型;(2)分类监管倾向,根据托管行为的业务实质,决定是否需要牌照资质,以瑞士、列支敦士登为典型。托管合规化趋势下,牌照资质将成为战略性资产,并以银行、信托牌照为最有价值。但目前合规数字资产托管的发展仍旧面临:(1)协同托管法律层面存在不确定性;(2)“托管”与“交易”环节的合规衔接存在缺陷两大问题。
关于数字资产托管现状和未来,我们认为:(1)目前“To C消费级市场”和“To B企业级市场”各自为政不可持续,未来两个市场会被打通,并存在竞争、协同关系;(2)目前“托管”与“交易”环节在合规上的割裂,未来会有三种潜在方式予以衔接,而目前数字资产交易模式很可能发生重大改变;(3)目前数字资产托管业务模式单一的现状,亦会在未来传统金融机构入局的大势下改变,
区块链银行有望涌现,“一级托管+次级托管”模式将出现。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创造了在去信任的环境下,进行点对点价值兑换和从事经济活动的可能,在这之上,诞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加密世界。而驱动这一新世界,新经济的“燃料”或“血液”—数字资产,也应运而生。除此之外,新世界、新经济的骨架/器官、血肉、血管与入口也逐步清晰,即公链及跨链—骨架/器官,Dapp—血肉,交易所/交易协议—血管,钱包—入口。
然而,新世界的血液与燃料,与传统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加密世界实际并无法脱离传统世界而独立存在:其一是数字资产需要锚定现实世界中的资产或经济活动,才能真正有价值;其二是加密世界规模的扩张,依赖于传统世界资金、资源的注入。这个时候,两者之间的通道,就显得意义重大,而承担这一通道职能的,便是合规基础设施,包括“稳定币”、“合规的托管服务”以及“证券类数字资产”;
(1)稳定币
(2)合规的托管服务
(3)证券类数字资产
曾经我们非常注重加密世界本身基础设施的构造,却忽略了加密世界需取自传统现实世界的道理,而连接加密世界和传统现实世界的,正是上述三个为首的合规基础设施。未来,将有一场轰轰烈烈的传统世界进军加密世界的“西进运动”。基于上述逻辑,
火币区块链研究院推出合规基础设施系列报告,我们将“稳定币”、“托管服务”和“证券类数字资产”视为同一归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割裂、独立的存在。
数字资产托管产生的原因及意义
1、托管:数字资产大规模普及的关键
区块链技术及其衍生的点对点价值交换网络和分布式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数字资产。而与传统资产所有权的记录借助外部第三方来实现不同的是,数字资产所有权的记录依靠的是密码学技术,主要通过密钥、地址和数字签名来共同完成,并记录在区块链这样一个分布式的账本/网络之中,不需要任何外部机构的参与。其中,地址就相当于用户的资产账户;而密钥就是开启资产账户的唯一密码,由用户自己保管;数字签名则用于每笔转账交易的确认,必须由正确的密钥产生。这一种设计,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特性,却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不便:
优点:去中心化信任和基于密码学的安全性
缺点:密钥即一切,认“钥”不认“人”
由于其不可逆转性,在区块链世界中,代表资产所有权的密钥的保管就显得极为重要,一旦遗失,便导致不可挽救的损失。而恰恰密钥本身是一长串随机数,极难记忆,这就对数字资产的普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让数字资产托管,或者严格意义上称为密钥的保管,真正成为了区块链走向大众的关键。然而,密钥的保管并不是简单的事,自
比特币诞生以来,遗失、被盗事件常有发生:
2、目前主流数字资产保管方式:“自保管”与“托管人”模式
目前,用户保管数字资产主要有“自保管”和“托管人”两种模式,其中“托管人”又分成“交易所托管”和“独立第三方托管”两类。
“自保管”模式:选择“自保管”模式的用户,主要将数字资产存储在专业的钱包软件中,自行管理,并承担私钥丢失的风险。其中,大部分的钱包软件是可保持实时联网的热钱包,使用方便。然而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持联网状态,外界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到用户存储私钥的位置,因而钱包安全性也受到了挑战。通常,用户会被要求设置一个密码来加密存在手机上的私钥文件,这一定程度上也能避免黑客的轻易入侵,但依旧不是万无一失。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