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从2015年开始,“
区块链”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尤其是在
金融领域,到目前已经成为金融人士口中的高频词汇。毋庸置疑,作为重大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
区块链技术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由于与其具有极强的天然耦合性,金融必将成为区块链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人工智能能取代人工吗?互联网金融能完全取代银行物理网点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同样,区块链技术可能会在未来某些金融场景(如支付结算、众筹)得到广泛应用甚至成为主流,但仍不会完全取代传统的金融服务方式和手段,这又好比汽车永远替代不了步行、机磨豆腐很难完全替代石磨豆腐一样,“新旧并行”将成为金融领域新常态。而这并非由于人们的“复古情结”和因循守旧造成的。
笔者在一次基层调研中发现,某县政府将惠农补贴资金交由当地一家大型商业银行代理,出于方便群众考虑,该行为所有补贴对象都办理了较存折更方便、更安全、成本也更高的金融IC卡,结果“好心办坏事”,引发大量群众上访。原因之一是,该行在乡镇一级只布设了自助金融服务机具,没有设立实体网点,一旦吞了卡,一时半会儿取不出来,许多老百姓不会用也不敢用自助机具;二是,大多数补贴对象尤其是其中的高龄人群已经习惯于现金支付和存折上看得见、摸得着的存款余额。最后政府不得不将惠农补贴资金交由当地农信社代理,农信社根据补贴对象意愿,按照“宜折则折、宜卡则卡”原则代发补贴资金,老百姓皆大欢喜,再也没有发生过上访事件。通过这个事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先进的不一定是最适用的,背离客户实际金融服务需求的任何金融创新都是徒劳的。这又自然而然引出了“数字普惠金融”时代一个为国际社会所广泛关注的话题——“数字鸿沟”。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数字鸿沟”都是客观普遍存在的。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总会有人由于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所处地域、民族等原因,站在鸿沟不幸的一边,而这些人正是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和精准发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以农信社为主体的广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对任何金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都不应盲目悲观,这恰恰是“普惠金融服务主力机构”的机遇和价值所在。
还里要补充说明的是,未来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对大多数人的能力素质要求都不会太高,否则它就难以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这和目前网游手游玩家不断低龄化是一个道理,只有足够简单友好易操作,才能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在不久的将来,央行有可能采用区块链技术创造发行
数字货币,作为持币人,我们也许只需知道怎样使用数字货币即可,而无需理会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
对于区块链金融,在看到其应用远景的同时,适当保守估计其短期影响,可能更符合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