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发端于虚拟货币,自2009年以来,虚拟货币在全球范围内兴起,
区块链技术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目前,世界各国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都高度关注区块链的应用与发展,相关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不断涌现。
中国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区块链发展也异常迅速,从2016年起,中国政府正式把区块链纳入国家发展规划,2016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总结了国内外区块链发展现状和典型应用场景,介绍了中国区块链技术发展路线图以及未来区块链技术标准化方向和进程。2016年12月,区块链首次被作为战略性前沿技术写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
2017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区块链等领域创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要求。2017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提出开展基于区块链、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试点应用。2017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
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研究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立基于供应链的信用评价机制。2018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18年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出推动组建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委员会。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区块链概念也不断被炒作和利用,甚至被不法分子作为谋取暴利的手段,近年来各国出现的恶炒
比特币、狂炒代币现象就是例证。为此,我国政府专门对代币炒作进行过风险提示。如,2017年8月30日,中国互联网
金融协会发布《关于防范各类以
ico名义吸收投资相关风险的提示》,指出:国内外部分机构采用各类误导性宣传手段,以ICO名义从事融资活动,相关金融活动未取得任何许可,其中涉嫌诈骗、非法证券、非法集资等行为。2017年9月2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省市金融办(局),发布了《关于对代币发行融资开展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市金融办(局)对辖内平台高管人员进行约谈和监控,账户监控,必要时冻结资金资产,防止平台卷款跑路;全面停止新发生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建立代币发行融资的活动监测机制,防止死灰复燃;对已完成的ICO项目要进行逐案研判,针对大众发行的要清退,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针对已发项目清理整顿的内容,要求各地互金整治办对已发项目逐案研判,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指出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代币发行融资与交易存在多重风险,包括虚假资产风险、经营失败风险、投资炒作风险等,投资者须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要求即日停止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2018年1月22日,央行支付结算处下发《关于开展为非法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支付服务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及分支机构开展自查整改工作,严禁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服务,并采取措施防止支付通道用于虚拟货币交易。2018年1月2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防范境外ICO与“虚拟货币”交易风险的提示》,警示投资者尤其要防范境外ICO机构由于缺乏规范,存在系统安全、市场操纵和洗钱等风险,同时也指出,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支付等服务的行为均面临政策风险,投资者应主动强化风险意识,保持理性。
这一系列风险提示,充分说明国家层面对虚拟货币炒作是严格禁止的严厉控制的,对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资产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对虚拟货币的炒作进行遏制,并不意味着要削弱或抑制区块链的发展,恰恰相反,是要引导区块链向着更加健康和规范的轨道发展。从目前国内外区块链发展的动态看,存在十个方面的趋势:
第一,区块链行业应用的加速推进,从
数字货币向非金融领域渗透扩散。主要有两个阵营在推动,一是IT阵营,从信息共享着手,以低成本建立信用为核心,逐步覆盖数字资产等领域。二是
加密货币阵营,从货币出发,逐渐向资产端管理、存证领域推进,并向征信和一般信息共享类应用扩散。
第二,企业应用成为区块链的主力军,
联盟链或私有链将成为主流方向。目前,企业的实际应用集中数字货币领域,属于虚拟经济。未来的
区块链应用将脱虚向实,更多传统企业使用区块链技术来降成本、提升协作效率,激发实体经济增长,是未来一段时间区块链应用的主战场。
第三,多种技术方案诞生,使区块链性能不断得到优化。未来,区块链应用将从单一到多元方向发展。票据、支付、保险、供应链等不同应用,在实时性、高并发性、延迟和吞吐等多个维度上将高度差异化,促使多样化的技术解决方案诞生。区块链技术还远未定型,在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持续演进,共识算法、服务分片、处理方式、组织形式等技术环节上都有提升效率的空间。
第四,区块链与云计算的结合越发紧密。云计算是大势所趋。区块链与云的结合也是必然的趋势。区块链与云的结合,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区块链在云上,一种是区块链在云里。后面一种是指在云服务商直接把区块链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未来,云服务企业越来越多地将区块链技术整合至云计算的生态环境中,有效降低企业应用区块链的部署成本,降低创新创业的初始门槛。
第五,区块链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安全防护需要技术和管理全局考虑。区块链系统从数学原理上讲,是近乎完美的,具有公开透明、难以篡改、可靠加密、防攻击等优点。但是,从工程上来看,它的安全性仍然受到基础设施、系统设计、操作管理、隐私保护和技术更新迭代等多方面的制约。未来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上全局考虑,加强基础研究和整体防护,才能确保应用安全。
第六,区块链的跨链需求增多,互联互通的重要性凸显。随着区块链应用深化,支付结算、物流追溯、医疗、病历、身份验证等领域的企业或行业,都将建立各自区块链系统。未来这些众多的区块链系统间的跨链协作与互通是一个必然趋势。可以说,跨链技术是区块链实现价值互联网的关键,区块链的互联互通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
第七,区块链竞争日趋激烈,专利争夺将成为竞争的重要领域。随着参与主体的增多,区块链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竞争是全方位的,包括技术、模式、专利等多维度。未来,企业将在区块链专利上加强布局。2014年以来,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区块链专利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美国、欧洲的英国、亚洲的中国和韩国,未来将维持这类格局。中美专利差距在减小,中国2016年申请量已超越美国。可以预见,未来的区块链专利争夺将日趋激烈。
第八,区块链投资持续火爆,代币众筹模式累积的风险加大。区块链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与其他科技领域的融资模式不同,这种以创业公司发行代币、募集资金的众筹方式为重要渠道,随着代币众筹交易量的攀升,其缺乏审核、价值波动巨大、处于监管边缘等风险将随之显现。
第九,区块链技术的成熟,为提高监管有效性提供帮助。区块链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整个经济格局的变革,为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改良无疑跨出了重要的一步。而区块链技术公开、不可篡改的属性,为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提供了可能,也给监管方式的改变带来了机遇。未来全球的监管部门也将拥抱区块链这项新的监管科技,用新科技提升政府监管效能。
第十,可信是区块链的核心要求,标准规范的重要性日趋凸显。在未来以区块链为基础的价值传递网络上,完全用算法和软件来构建信任基础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标准为区块链增信。未来,区块链的标准,将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以业务为导向,从智能合约、共识机制、私钥安全、权限管理等多维度,规范区块链的技术和治理,增强区块链的可信程度,给区块链的信任增加砝码。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