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要求,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应向社会公布。现将2024年度重庆市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外其他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予以公布。全市共有84家企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外其他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
工业企业和园区可结合自身需求,开展既有能源管理中心的升级改造,拓展实现碳管理相关功能;或积极建设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确定系统架构并持续更新,实现一体化能碳管理。相关地区、行业可参照《指南》,探索建设本地区
通过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建设运行,实现对能耗和碳排放的精准化计量、精细化管控、智能化决策与可视化呈现,提升工业企业和园区节能降碳管理能力,支撑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碳排放降低,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是支撑工业企业和园区提升能耗和碳排放双控管理水平的信息系统和基础工具,通过采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智能传感等信息通信技术,开发能耗和碳排放数据采集、核算、分析、优化与管理等功能,为开展产品碳足迹
推动消费新热点转化为就业新渠道。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发展新能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节水减污等产业,扩大绿色低碳复合型人才需求。加快文旅与科技及相关产业融合,培育文化创意、电竞娱乐、冰雪经济、演艺、赛事等业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以下简称“双方”),认识到气候变化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意识到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决心致力于在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为代表的联合国框架下共同努力
根据《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渝府发〔2023〕6号)、《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调整重庆碳市场纳入标准的公告》(渝环〔2023〕55号)有关规定,结合2023年度重庆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核查(盘查)情况以及全国碳市场扩容的最新
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中年度温 室气体排放量达到 2.6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作为重点排放单位, 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同级 有关部门按照以上条件,制定本行政区域钢铁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大覆盖范围(以下简称扩围)是加快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碳市场的关键举措。经国务院批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
为规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收费行为,保护交易主体的合法权益,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和结算规则(试行)》,现就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公告如下:参考国内外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相关产品交易的收费情况,全国温室气体自愿
申请注销服务参与人资格的,已交纳的年费不予退还。对于申请注销资格的服务参与人,经核实其在绿色交易所开展活动无违法违规情形的,保证金予以原额无息退还。其他类参与人申请注销参与人资格的需按照相关业务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