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距离我国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已经两年半。去年,欧盟宣布将逐步加征碳关税,这意味着国内企业出海时需做好碳足迹全生命周期的跟踪管理,企业的成本和经营模式将面临挑战。“双碳”将如何影响国内和国际上各个产业的发展?
林业碳汇权的法律属性及规范完善
《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碳排放报告(2024)》报告
常纪文:碳达峰时间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系,北京和上海经济发达,是有望率先碳达峰的
全国碳市场配额年底收盘价为97.49元/吨,较2023年底上涨22.75%,配额清缴完成率约99.98%
《全球和中国碳市场回顾与展望(2025)》报告:全国碳市场已成为中国落实“双碳”战略目标的主要政策工具
碳排放还将在一段时期内有所增加
全国碳市场市场扩围进行中
在全球碳价普遍下跌的背景下,全国碳市场碳价持续攀升
行业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等主体能否参与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数据更新工作?
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后续如何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