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是一个多峰突起、波动下降的阶段性特征,并非必然是“碳中和”的表征。中国实现“碳中和”只能是高碳化石能源的有序减退和零碳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快速攀升,使得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超过80%;零碳能源的革命
“零碳城市”是由组成城市功能的各个系统的节能化、环保化实现的,即通过“零碳交通”、“零碳建筑”、“零碳能源”、“零碳家庭”而最终造就“零碳城市”。 丹麦哥本哈根市政府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气候变化应对计划,目标是到2025年使哥本哈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零碳排
国务院加快制定动力电池绿色设计及碳足迹核算标准
CCER林业碳汇遇严审,高质量碳信用是自愿碳市场的根基
中欧(太仓)绿色数字创新合作区碳中和试点项目启动会举办
涉及24家企业 西藏碳核查开始招标
玉柴马石油公司成功通过温室气体与产品碳足迹核查
碳期货市场建设加速 有望降低企业履约成本
欧盟碳关税新动向
全球首艘带碳捕集功能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建造完毕
湖北碳市场履约率连续10年保持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