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随着全国碳市场数据质量制度不断完善,管理水平逐步提升,数据获取时效性和准确度提高,我们将积极研究如何由“事后分配”逐步调整为“事中分配”或“事前分配”的具体方案,尽可能提早向市场主体明确预期...
CCER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特定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CCER交易市场是强制碳市场的有益补充,是推动碳市场深化发展
截至目前,全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非临近履约期交易清淡,市场活跃度较低;石化、钢铁、有色、造纸、化工、建材等工业领域暂未被纳入全国碳市场,大量的企业和排放未被纳入履约考核;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暂未重启
早在全国碳市场启动之初,这一通过市场机制匹配供给和需求、实现均衡价格的模式就被各方寄予厚望。所谓碳市场,就是给碳排放制定一个价格(即碳价),把企业技术改造、绿色金融、社会消费等隐形的减排成本“放在了台面之上”
所谓碳市场,就是给碳排放制定一个价格(即碳价),把企业技术改造、绿色金融、社会消费等隐形的减排成本“放在台面之上”,用碳价表现出来。而碳市场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实现均衡价格。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特别是全国碳市场的启动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周一表示,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 全国碳市场整体运行平稳,市场活跃度稳步提高。截至2021年12月31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成
12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召开辖内主要银行信贷工作会议,就推动落实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政策进行再部署。会议要求,各银行要充分认识绿色金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将碳减排支持、煤炭清洁高
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叶民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积极落实“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将“十四五”碳强度下降18%的约束性指标分解到地方加以落实。同时,加紧编制出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
生态环境部已委托有关行业协会研究提出符合全国碳市场要求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议,将按照“成熟一个、批准发布一个”的原则,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引导气候投融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7月14日上午,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于今年7月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目前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下一步,还将稳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