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很热、
比特币很热、
ico很热,由此使得原本只有计算机软件人员才知晓的专业词汇
token(注:计算机信息安全术语,在计算机身份认证中是令牌的意思),瞬间也成了热词,只是含义却大不相同。在数字经济语境下,Token有了很多新的称谓:“
数字货币”“
加密货币”“代币”“通证”等等。
其实,正如区块链的本质简单理解就是“信任机制”,没那么高深莫测一样,Token的本质就是“激励手段”,也没那么晦涩难懂。
“Token economy”不是什么新概念,很早就出现在行为心理学领域,“Token代币法”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有利于行为塑造的一种方法,在行为矫正、产品促销、游戏等领域早有应用,积分、票证、游戏币等等都是Token,幼儿园发给小朋友的小红花也是一种Token。
卡兹丁(Alan Kazdi,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早在1977年就提出:“使用代币有如下优点:(1)使用代币要求的条件较少,可在期望的行为发生后立即提供;(2)对于持续发生的靶向行为,可持续地通过提供适当数量的代币给予强化,而实物与权利因难以分割往往只能一次性给予 ; (3)代币可满足个体对实物或活动奖励的不同偏爱 ; (4)个体对实物奖赏容易产生满足感,而对代币较少产生饱和感,能保持持续的激励作用 ; (5)自由选择奖励品可产生累加的激励作用。” 由此可见,代币对个体行为具有激励和引导作用是有理论依据的。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