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领域中区块链技术应用面临挑战
尽管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等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目前技术应用还在起步阶段,在未来的实践应用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1、区块链技术本身的限制
首先,比特币区块链是最初的公有链,但是其采用的PoW共识算法会导致中心化并耗费大量能源。根据比特币区块链的规则,如果新开发一个区块会有相应的比特币奖励,而能否获得开发出一个区块则与算力有直接关系,因此产生了“矿池”(大规模的专业挖矿设备集群),专门去挖比特币,比特币区块链遵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在极端情况下,矿池如果掌控了51%以上的算力,则可以在别人开发出一个新区块后故意不认可,由于51%以上的节点不认可,则这个区块无法接入区块链,从而导致了节点之间的不对等以及中心化。此外,矿池的出现会消耗大量算力和电能,如果挖矿成功会有比特币奖励,而如果没有成功则白白消耗大量算力和电能。不过,针对这些问题,开发者已经研究出PoS、PBFT等相对节能的共识算法,预期未来在这个方向上会有进一步的突破。
其次,智能合约的去人为干涉使得在系统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弥补损失。2016年4月上线的众筹项目TheDAO在一个月内就募集到价值超过1.5亿美元的以太币用于建立该项目,但一个月之后,以太币的创始人之一Vitalik Buterin发表了声明表示The DAO存在巨大的漏洞,并且有大量的以太币被盗,由于智能合约的去人为干涉特性,该缺陷无法在线上修补,只能眼睁睁看着以太币继续被盗。且区块链一旦写入不可篡改的特性使得失误操作或者错误交易等事件不可回退,需要设计额外追索修正机制,灵活性较差。
第三,虽然P2P方式大大提高了跨国清算效率,但是在日常交易中,区块链的交易与存储效率却不高。以比特币为例,在比特币区块链中,固定地会10分钟产生一个大小1M的新区块。这种设计是为了减少数据冲突,最基本的比特币交易大小是250B,每秒处理速度为1024000(1M)/250/600(10分钟)=6.6,即每秒可以处理6.6个比特币的交易。而目前支付宝、微信等支付结算中心每秒可以处理万笔交易,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等都已经具备每秒处理几十万笔交易的能力。相比之下,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处理能力是无法满足大规模支付场景的需要的。针对这些问题有闪电网络、区块扩容等解决方案。但这些方案的可靠性仍在进一步探索中。
第四,随着数学、密码学和量子技术的发展,非对称加密技术在未来将有可能被破解,从而将大大削弱区块链的安全性。不过,密码学家也在研发新的抗量子计算的密码,比如格密码。
除了以上几点,还有硬分叉、重放攻击等问题,区块链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
2、隐私安全有待加强
在隐私层面上,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使得所有参与者都能够获得完整的数据备份,数据库完全透明共享。比特币可以通过密钥隔断交易地址和地址持有人真实身份的关联,达到匿名的效果。但如果区块链需要承载更多的业务,比如实名资产,又或者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具体的借款合同等,就会出现隐私保护和合同验证的矛盾。未来通过合理设计系统链上的数据,安排链外信息交换通道等机制,或许可以规避一些隐私保护的难点。
在安全层面上,由于部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所有的交易记录全部公开透明,客观上也可能会增加了恶意诈骗和信息泄露的风险,因此网络安全认证体系的建设责任更大。此外,区块链消除了中介的角色,通过程序算法建立起信用担保,例如客户征信信息被储存在区块链中进行信息共享,只能通过密钥识别,信息的这种不可逆性将增大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的追责难度,一旦密钥丢失往往可能会造成客户资产无法挽回的损失。
3、金融监管的难度增加
虽然区块链的透明性、不可篡改、信息共享等特性在理论上有利于穿透式监管,但是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性使其成为一个分散均衡的节点体系,降低了金融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且区块链技术在不同程度上给传统的管理机制、业务流程、交易模式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目前区块链领域的学术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和准备也并不十分充分,各国的监管机构还处于观察和研究阶段。当创新技术发展速度快于监管出台速度时,容易造成监管短期内的缺失可能带来的金融系统性风险上升;而如果在市场起步阶段盲目监管过严又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区块链创新技术的正常发展。不仅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亦是如此。为了协调金融的创新发展与有效监管,监管机构应该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与清晰地监管思路。一方面监管分类应该更加细致,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产品日趋多样化,监管机构可以针对监管对象、机构主体和业务范围进行更细致的分类监管。另一方面应该注意协调。金融科技的跨界性、混业经营与传染性会使得风险外溢,应该建立有效的综合监管机制。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