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前景带来巨大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
碳排放达峰,意味着中国将在未来十年实现
能源、经济领域的深度
低碳转型,并向“1.5°温控目标”持续迈进;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的提出,则意味着中国在本世纪全球实现近零排放的目标上迈出了重要而积极的关键一步,也意味着中国经济、社会将迎来全面低碳变革。
为实现上述目标,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
北京代表处副总干事周非(项目)建议,在推进经济绿色复苏并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应当深化并加快能源和消费的革命,强化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可持续、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并推动其成为能源和电力系统的主体,以实现碳排放更早达到峰值,并将峰值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向澎湃新闻表示,2020年,中国正式踏上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增加向包括气候安全在内的自然资本的投资、用低碳转型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是加快可持续发展、让中国和世界人民享受中国现代化红利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和建设全球治理中作出的卓越贡献。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邹骥说,为实现2030年前达峰、2060年碳中和,当下最紧迫的是要在“十四五”规划中设立更有雄心的包含碳总量目标在内的气候目标,把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降至50%以下,加速能源结构转型;应尽快制定全国和地方的达峰行动方案,及经济、技术可行的中长期
低碳发展路线图。
在卓尔德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张树伟看来,中国力争2060年实现碳中和,意味着碳排放2030年左右实现达峰后需要持续快速减排30年,这对于能源、交通、工业、建筑、
农业无疑都具有很强的转型含义,具有新增投资上的巨大信号。
“我们期待具体的集体性政策工具的出台,比如碳定价。并且需要强调,这一快速转型过程必须是公平的、可管理的。”张树伟说。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