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尽管
区块链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但其仍有自身难以忽视的短板。
较为明显的体现在于,2020年央行推出中国央行
数字货币(DCEP),其部分特性与区块链类似,比如有限匿名支付特性,即DCEP只对央行披露交易数据,不会泄露个人信息和隐私。但2019年时任央行支付司副司长的穆
长春,在第三届中国
金融四十人伊春
论坛上明确表示,DCEP在央行这一层并没有使用
区块链技术。关于其中原因,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主要在于区块链的低并发、以及去中心化特性上。
欧科云链首席研究员李炼炫告诉记者,区块链技术的低并发问题,确实是央行数字货币最终未采用区块链技术的重要原因之一。区块链技术的并发上限取决于共识算法的改进,目前一些
联盟链的共识算法已经可以让交易处理能力达到上万级。受制于此,目前区块链技术主要用在一些低并发的场景,如溯源、
供应链金融等等;而高并发场景,如清算系统等还有一定的难度。
张义军则向记者表示,技术最终需要服务于业务和场景。DCEP是央行主导的,它不需要且无法分权,这样的场景中使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显得“勉强”。同时,在区块链上反洗钱、反恐问题无法很好地控制。
不过,多数受访者仍然认为,未来区块链技术依旧会在DCEP中扮演一定角色。张义军认为,等DCEP发展到走出国门的时候,需要向更多外部参与者透明时,还是会采用区块链技术。从技术层面来看,目前的分层分片、跨链有很多提升并发性的方案,扩展性并不差。真正需要探索解决的,还是区块链复杂的治理和技术升级。
杨俊也表示,目前的区块链行业也在推出低并发的解决方案,包括侧链技术、分片技术等都能有效解决低并发问题。针对DCEP,区块链依旧能够解决其有限匿名、可溯源的技术需求。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