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设计规划,数字人民币可通过手机、IC卡等软硬钱包载体,通过在线、单离线、双离线等方式,完成交易。其使用优势在于:
价值有保障:属于法定货币,投放和推广属于国家行为,具有法偿性,突破商业限制,打破支付壁垒;不依赖于商业公司的企业信用,价值更为稳定。
应用范围广:不依赖网络条件,覆盖在线、离线,境内、境外,个人、商户全部场景,满足客户多种需求,对现金和电子支付具有代替性;
数字货币支持当下流行的二维码、NFC等支付形式,可与手机、可穿戴设备、SIM卡、IC卡等载体设备结合应用;开立钱包便捷,可在线上直接开立;交易过程便捷,将破除二维码路径依赖,通过手机NFC功能“碰一碰”即可完成交易,在地铁、公交等固定金额、高频支付场景中可广泛应用。
交易成本低:数字货币能够实现即时清算、“钱货两清”,无在途资金占用,降低商户的使用成本和机构垫资风险;数币货币等同现金,坚持不收费,所有交易环节成本为零;无固定面值,无需找零,商户无需提前准备大量零钞,存取不依赖于固定机器和网点,无需点钞、备钞,使用体验更优。
隐私性较强:相比电子支付必须绑定银行账户才能使用,数字货币钱包可简单实现开立与交易,也有各种形态的钱包供客户选择,这对于没有银行账户的特殊人群和外国游客尤为便捷。交易中,没有客户信息,只有钱的信息。数字货币坚持可控匿名,任何商业机构不掌握全链条的客户信息和交易信息,在使用体验上与人民币现钞相似,可以防止信息泄露及滥用。
自2020年以来,数字人民币加速落地,在
深圳、
苏州、
北京、
成都等地相继开展多轮试点,形成“十地一场景”的试点应用格局。部分省、市也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推动数字货币落地的相关内容,其中,北京提出加快数字货币试验区建设,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应用;
上海提出开展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
广东提出支持深圳、广州争取建设法定数字货币实验区,参与制定
金融科技国家标准;海南提出推动法定数字货币应用试点,培育打造“
区块链+金融”产业集群;苏州提出推进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工作,前瞻布局数字金融产业链,建设数字货币产业集聚区和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推动长三角数字货币研究院、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建设运营。
从试点情况来看,数字人民币参与试点城市数量持续增多,试点场景多样化、融合化趋势明显,多主体参与、多要素协同的数字人民币应用生态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更进一步提出打造数字货币创新试验区、深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可以预计,数字人民币将迎来加速普及、应用深化、快速创新的成长突破期。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