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场景中,
区块链应用可以分成三大类,分别是信息管理、应急物资和食品安全追溯以及身份认证管理。”智链万源(
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CEO、北京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
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董宁告诉记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对疫情进展、防疫知识等信息高度关注。然而,一些疫情相关的谣言、虚假知识甚至阴谋论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不仅混淆视听,而且容易造成恐慌。在董宁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部分原因是为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官方发布信息前会多方求证、层层把关,这就导致真相总是姗姗来迟。
“抑制这些谣言与虚假信息的传播,
区块链技术是个有力的武器。它不仅可以让真相跑得更快,还可以让假消息无处遁形。疫情期间,智链万源就上线了信息发布战‘疫’平台。”董宁说,区块链的分布式技术可以帮助促进多组织间的协同,很多时候官方发布信息之前,要与多个部门、单位验证,而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可以在快速验证方面帮上忙;同时,区块链里有个技术叫智能合约,如果把公共信息发布的流程放在智能合约里,它可以根据流程自动执行,大大提升发布效率;更重要的是,区块链可以对链上信息进行存证,几乎不可能被篡改,这样就可以对信息源和传播途径进行追溯,并根据存证记录追责。
谈到应急物资和食品安全追溯,董宁举了区块链技术让物资捐赠更透明可信的案例。他表示,以前区块链在商品追溯、
供应链、物流跟踪方面已经有很多应用案例,此次疫情中,已经有多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慈善捐赠平台上线。该技术具有的分布式、难篡改、可溯源等特点,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慈善
公益项目中透明度低和暗箱操作等问题,每一笔捐助的流通数据都可以被存储并固化,方便监管机构进行追溯和监管。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