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祥认为,目前我国的
区块链技术处在由点到线、由单点业务领域探索向跨机构合作整合业务流程的发展阶段。而何时能由线到面,由整合单个业务领域到不同业务领域、不同机构互相联系组成更大网络覆盖的阶段,这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因此,在他看来,需要从隐私保护、技术性能、可靠性、扩展性等技术难点出发,向链上链下协同的方向发展,在监管和政策标准有序开展的基础上推进
区块链技术可持续发展。
目前,在底层平台的建设上,国外较为倾向于以社区或行业
联盟的方式推动底层平台的开发,而国内企业则更倾向于利用自身研发实力与行业影响力打造自主可控的底层区块链平台。例如,国内有如微众银行的FISCO BCOS、工商银行的玺链、趣链Hyperchain、蚂蚁金服的蚂蚁区块链、
百度的XuperChain、腾讯的TrustSQL等自主底层技术平台。
在技术标准的建立上,截至2020年初国内共有1项区块链国家标准、16项区块链团体标准、15项区块链行业标准、9项地方标准被提出。目前国内区块链标准以行业、团体、地方性标准为主,随着越来越多的场景落地,互联互通已成区块链系统间的迫切诉求,需从多视角参考研制,形成完整的区块链标准体系。而业界普遍选择成立或参与联盟组织的方式,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标准的制定和应用的落地。
从政策布局上来看,国外区块链政策主要集中在
数字货币与
金融监管方面,尤其2018年之后金融监管方面政策显著增多。国内的金融服务也是区块链政策引导的重点,2019年是区块链政策的风口,全年国家及各部委出台区块链方面政策21项,其中金融领域占到了28.57%。
马国祥表示,金融的本质是经营信用,大多数场景下交易信用的建立基本依托于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区块链的出现使很多传统互联网中因信任粒度或信任成本问题难以进行线上融合的场景有了融合创新的可能。
对于已实现的金融场景来说,区块链提供了将其“信任基础”由线下高成本到线上低成本的转移方案,在降低信用成本的同时区块链多方共享的特性也强化了参与方之间的连接与协作,提升价值交换效率。同时,区块链为依托于信任的广泛金融领域业务场景提供了创新的基础,也使未来跨行业融合的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了可能。具体表现在信任强化、跨机构合作、数据共享新模式、业务流程重塑四个方面。
从应用场景角度而言,金融服务无疑是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中探索最多的领域。数据显示,国内已备案的提供区块链信息服务的公司约420家左右,共计506项服务。其中提供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服务的企业有72家,占比17%,共备案120项金融服务。尤其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利用其技术优势纷纷布局区块链,其中工商银行场景丰富程度整体领先。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