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
金融领域
区块链智能合约的适用。在调解机制中引入区块链,经申请批准,可在法院授权下调取银行借贷案件中双方当事人链上信息,运用调解手段化解双方纠纷。银行和贷款人可以依据调解机构出具的调解协议向法院请求司法确认,赋予其“准强制执行”的效力,并将调解协议记录到司法链上。对于调解不成功的案件,转入诉讼程序,法院借用“金融链”元数据和调解过程中的记录实现自动立案。
政务民生领域区块链智能合约的适用。比如,在交通罚款逾期缴纳问题上,执勤交警对违反道路交通规则的当事人开具罚单,经当事人确认后生成交通罚单智能合约上传至“政务链”系统中。当事人不在场情况下,可以拍照记录违章情况,开具预处罚单上传至“政务链”,并通知当事人。当事人在指定的期限内不履行清缴义务的,系统将自动划拨当事人财产用以缴纳罚款。在税务问题上,税务机关应用“区块链+”技术联合公安机关、社保机构、征信机构等构建区块链,对纳税团体“链上资产”进行定期审查,对于发现偷税漏税的纳税人下达追缴通知,并在区块链平台公示。纳税人不缴纳税款和滞纳金,可以自动扣除纳税人名下数字资产。
基于智能合约的小额借贷利益保障。以区块链小额借贷模式为例,小额借贷以智能合约形式记录在区块链上,金融监管部门对双方交易主体资格、合约内容、交易手段、交易渠道等进行审查,确保金融服务的合规性和安全性。此外,区块链平台系统利用互联网信用评价机制,对借贷方个人信用参数进行风险评估,预估实际偿还可能比例,计算放贷数额,并将借贷记录在社会征信系统中,对失信借贷人设置贷款门槛和金额限制。区块链平台也可以核验贷款机构的资质等,以保障金融借贷市场稳定。
本文为中国法学会2022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诉源治理下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实践运行——以西湖法院的探索为中心”[课题编号CLS(2022)C31]的阶段性成果。课题主持人为毛志军。
作者:□“诉源治理下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实践运行”课题组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