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碳中和 查看内容
  • 1934
  • 0
  • 分享到

资产组合碳测算的重要性、原理、方法和应用

2023-10-8 11:12

来源: 商道融绿 作者: 郭沛源

如何应用资产组合碳排放


由此可见,有了资产组合碳排放的数据,金融机构可以了解资产负债表中高碳资产和低碳资产的相对比例和大体分布,评估暴露在气候风险中的资产价值。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用气候在险价值或碳在险价值(CVaR)来衡量风险暴露的程度。这些数据还可以支持金融机构拟定从高碳向低碳转型的路径,一般应该从排放高、规模大、回报低的资产开始着手调整。

一直以来,对上述方法和应用的担忧和质疑也有不少,质疑的焦点是数据是否准确?我认为我们应该对此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对碳排放的测算,无论是企业层面还是资产组合层面,大多都是计算结果,而非仪器监测结果,只要是计算,就会有一些假设、有一些推算、有一些估算。这是难以避免的。

另外,企业层面碳测算和资产组合层面碳测算有本质区别。如果打个比喻,前者类似放大镜原理,后者类似热像仪原理。我们计算企业碳排放,就好像拿着放大镜去观测企业,采集企业内部信息,如采购的化石能源、消耗的电力等等,越具体、越清楚越好。我们计算资产组合碳排放,则好像拿着热像仪去给资产中的全部企业做一个“大合照”,从碳排放的视角来识别资产组合中数百、数千乃至数万家企业的热度,这个“大合照”可以让观测者看到组合中冷热分布和构成的大致情况,识别出要做工作的“热点区域(组合)”。

观测资产组合的“热点区域”示意图

因此,热像仪的主要价值是快速扫描和识别,要看到的是整体效果。决定“大合照”质量的,是所有像素构成的图片,而不是单个像素。只要像素的形成从统计意义上合理,某个像素或某几个像素出现异常,是不会对“大合照”质量产生重大损害的。当然,如果我们每个像素都能更清楚,“大合照”的质量(分辨率)也会更高。这是一个技术进步的过程。

总之,我们认为资产组合碳测算是金融机构低碳转型的关键衡量指标,金融机构都应该测算资产组合层面的碳排放和碳强度,制定合理的转型路径和时间表。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123456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