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7619
  • 0
  • 分享到

假新闻泛滥,区块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018-6-27 07:08

来源: 航通社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基于区块链的新闻业,是否跟使用现有方式运转的新闻业之间,存在着足够巨大的、革命性的差别,以至于你宁愿下大力气抛弃旧社会,拥抱新世界?

航通社认为,站在2018年的今天看,并非如此。

现有的系统已经足够好用,而新系统的切换成本,并不足以被它所带来的好处而弥补。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新系统来替代就是不划算的。

钱依然是个问题

绝大多数网络用户的付费意愿都极低,但要它们迁移用户习惯则相对很费劲。通俗的说,不仅不能指望从用户身上赚钱,你还得花钱买用户。

即使不是“更愿意拿隐私换效率”(李彦宏语)的中国用户,也是一样。比如#deletefacebook(因“剑桥分析”等事件愤而到Facebook销号的运动)热度消退,也就是不到一个月的事。

有可能有些人会很愤怒,但更多的人是不以为然。如果让多数人去换用一个仅仅是“可能更安全”的替代品(哪怕是免费的),他们并没有那样的动力。

而且,“刑罚的威慑力不在于刑罚的严酷性,而在于其不可避免性。”对于享受免费服务的用户而言,免费服务对其的损伤可能是长期的、慢性的,更可能是不确定的。

虽然总有人提醒你,广告和偏向性算法会让你存有偏见,被特定厂商误导,信息泄露等等,然而并不会有人承诺,只要你使用免费的新闻客户端多少天以后,就一定会遭受身体病痛,亲人变故,或者价值多少多少美元的损失。

如果“假新闻”或者别的什么也好,没有为用户带来这样确定的关联,而始终只是一种概率上的隐患,那实在没有什么指望让用户跳出原有的习惯。

所以,区块链化的媒体,到头来还是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资金来源。直接打赏极其难以走通。而长期订阅模式、单篇付费墙模式、以及前面提到过的广告转移支付方式,哪个不是现在没有区块链的媒体已经走过的路?

那么区块链是做到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呢,还是让广告主或者最终读者觉得更超值,所以花钱更多了呢?——还是通过走一波ico作为最主要的回报来源呢?——恐怕都很难说。

读者有私心

上面说了,读者是需要花钱买的。而当他们购买了服务,转化成功为“用户”之后,他们跟媒体之间的对应关系也随之改变,不再处于平等地位了。

前读者,现用户们摇身一变成为千里之外的“老板”,以自己的眼光、履历、价值观来判断这篇文章“值不值得我花这么多钱”。
怎么判断呢?

我能不能通过其他免费或者省钱的方式看到获取同样的信息(绕过付费墙);

这文章是不是合我的胃口;

我读起来是不是自我感觉得到了帮助,受到了震撼,甚至实现了自我提升等等。

这些标准和新闻专业判断报道好坏的标准,显然不尽相同。例如就“合胃口”来看,这依然走的是一条兴趣驱动的选择路线,那么经过非区块链环境多年熏陶的标题党、营销号,显然是战斗力十足。

即使是正常文章,评价标准也可能是蜕变为更刺激的,更深度的,更催人泪下的,而这几乎一定会导致评价机制的扭曲,例如认为短文章不如长文章“深度”“有料”,催化文章越写越长/水。

读者的审美能力不够,甚至会引发排斥异己的极端状况。

试问,一旦出现这种读者选择和专业人士选择明显冲突的局面,区块链是会化解,还是加剧分歧?要化解的话,靠什么?增加专业人士的权重?那专业人士的人选怎么认定?其他读者一气之下不跟你玩了,活跃度下降了呢?

试图实现“被报道权”的平等的机构,包括维基百科创始人创建的WikiTribune,以及更早十多年前的“全球之声”GlobalVoices。

航通社认为这两个站点的模式类似,是团队评估可信的少数供稿者和编辑,采取中心化的投稿方式。因为它们旨在提供主流媒体设置的议程之外的冷新闻,观众投票决定热度和版面的方式几乎是失效的。

比如,繁体中文的“全球之声”老是关心台湾少数族裔的发展,英文版则总是关注中东战场。这些真的很难让大众感兴趣。相对地,WikiTribune会多一些美国政治,报道也尽力做了持平处理,但还是很难强力扭转大家关注的视角。

可以想见,这类社区就算引入区块链,其用户参与度也将是肉眼可见的惨淡。

媒体也有私心

现在的机构媒体,尽管声音一定程度被分薄,但总体上其实并未丢掉自己设置议程的能力。它还是可以通过一些话题的周期性,或专门策划的运作,来让大家的视线转移到某些特定方向上的。

但是,议程设置是一种有限效果的操作。并不是任何问题或者新消息都有条件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自身不带有传播能力的“生造热点”,只会如明星尬上热搜一般令人无感,甚至反感。

所以,媒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可以说形成了一种与读者/观众之间带有默契的“合谋”。

我们都知道大家喜欢看什么,但在同类型的一大堆事当中,我可以帮你挑,帮你决定今天看这个,不看那个。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一些在原有的新闻业机制下,本来就得不到关注,发不出声音来的新闻,在新的体制之下,不管由谁评判,同样无法出声。

例如,始终会有战乱地区又爆炸了死了多少人的新闻。这类新闻离大部分用户都比较远,可能也没有很大兴趣,就直接跳过去了。

而某些恶性伤人案件发生以后,此前一些媒体凭借专业触觉,会去采访施暴者的家庭环境,探寻罪恶的根源。这类报道最近却被读者广泛“抵制”,其原因是“加害者都有人替他说话,那么谁来关心受害者呢?”“犯罪就是犯罪,没有那么多好说的”。

为了避免读者对媒体出现长远的负面评价,一些新闻此前就很难由媒体刊发,有了区块链也会是一样。

更不用说,一些区块链项目本意是打破单位区隔,促进不同媒体之间的分工合作,将现在本就逐渐萎缩的调查记者、采访报道团队力量整合起来,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媒体们浅尝辄止尚可,伤筋动骨则大大的不行。

例如Civil是这么做的:

“用户可以自由发起新闻主题,其他用户可以通过贡献CVL代币附议该新闻主题,当集资金额达到一定限度时,记者或新闻机构将会对该主题进行认领,组织报道。”

这应该是前些年媒体开放爆料的一个变种,像是CNN iReport这样。但这个系统是一种把不同媒体的爆料渠道打通的尝试。

对于是不是要打通,媒体可以说心态比较复杂。它当然最希望自己的消息是独家的;而且在此前的模式下,所谓“职业报料人”和现在的自媒体一模一样,也是一个线索多投的。

所以“古典互联网”和“区块链+”,在给媒体提供新闻线索的效率方面,可以说不相上下。

更重要的是,目前对社交媒体热点的利用,才是最主流的机构媒体追热点方式,而且转载微博并不需要交钱或者代币……

像《卫报》、CNN这些机构,面对这些新出的跟区块链相关的媒体革新,普遍持有的态度是像对待Web2.0、Facebook、Snapchat这些曾经的热点一样,以一种恒定不变的节奏,浅尝辄止地参与,直到大概率确定了玩法和投入产出比以后,才可能大规模部署。

所以,就算区块链倡导者们在论坛上再怎么口吐莲花,实际的执行过程,对媒体和普通读者而言,依然会是极其漫长和保守的。

最后再提一句。很多区块链媒体的创业者,都愿意特别提到一点——“不会有任何广告商和第三方利益集团牵涉到商业模式的运作”。

航通社认为,任何号称要隔离商业利益的新闻运作模式,都难以实现它声称的目的。

当报料人、记者有私心,媒体有私心,读者更是有个人偏好的时候,任何对“利益集团”的识别和提取都会相当艰难。

我很好奇这些媒体将如何定义小凤雅事件当中的部分NGO组织。相对传统媒体来说,它们肯定属于爆料的“公民”;但其为自身NGO宣传和主张权益的属性,是报道深入之后才被发现的。这条线甚至最终影响了报道走向,让一切被不断“反转”。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