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
广西致力于科技强网,集中优势资源力量在自主可控、进口替代等方面突破瓶颈,同时以市场化手段推动新
能源高质量发展。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面,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工信厅等多个部门联手推动新能源结构与电网安全的科技攻关,广西高等院校及电网领域的科研团队推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碳监测平台研究,将实现电力、碳、石油等物理能量流和数据信息流的汇聚,精准助力碳分析、碳优化、碳评价……
无线传能方面,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建成了国内首个60千瓦电动汽车移动式无线充电示范工程,研制了“智能无线充电无人机及机巢”等,科技成果转化金额达到2000万元。
广西电网公司承担22项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累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数3389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115项,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突破1亿元。今年5月11日,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在广西
南宁投运,填补了钠离子电池材料、钠离子电池集成技术以及钠离子电池储能安全防控技术三方面的空白。
科技创新带来生产力解放,体制机制上的创新带来深层次变革。
10年来,广西坚持推动能源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显著,“获得电力”指标到达国内前列水平,“易快好省”的用电营商环境有力支撑广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一张网”建设迈出关键一步,进一步理顺电力体制机制,“两率一户”提前一年达到国家要求,农村地区的电力普遍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电网“毛细血管”的电县乡基层供电能力持续提升。百色西林供电公司全年综合线损率6.08%,线损率大幅度下降,线路自愈率实现“零”的突破,实现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
电力市场化改革纵深推进。10年来,广西累计电力交易成交电量超6000亿千瓦时,2023年交易电量是2014年的32倍。作为全国首批开展绿电交易的省份之一,广西自2022年绿电交易开市以来,推动风光等新能源入市,成交绿电电量累计达100亿千瓦时,以市场化手段助力新能源消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