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效应的发现始于电力、通信等具有网络化特征的传统行业,分析起点在于网络的形成是因为节点之间的互补性,互补性引起了网络外部性,或者称网络效应。
学术研究一般区分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直接网络效应是指随着一种产品或服务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这种产品或服务对其用户群体会更有价值,例子比如电话、传真、微信。
间接网络效应是指产品使用量增加会产生出更有价值的互补产品,从而使原产品的价值增加,比如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的关系就是经典例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产业组织形态又有了新变化,出现了“平台经济”的概念,平台经济呈现出的是双边网络效应:平台的两组不同用户群体,一组用户群体的增加会导致另一组用户群体的增加,反之亦然。比如淘宝、滴滴等平台都符合双边网络效应。
无论是何种网络效应,都是从经济分析的需求侧观察,因为用户需求的增加引发新的需求增量,所以网络效应还有一个更理论的名称叫作需求侧规模经济。
从以上基本概念入手考察分布式账本技术的网络效应,可以发现目前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误解。
首先,代币系统是否呈现网络效应不等同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的网络效应。当前的公有账本往往伴生虚拟代币。虽然学术研究发现货币体系和支付体系都存在明显的网络效应,但是这不意味着虚拟代币存在网络效应。
虚拟代币不是货币,而且大部分虚拟代币也并不是致力于成为通用型支付系统。代币系统更多被设计为公有账本的一个使用凭证组件,通过激励机制来促进分布式账本的有序运行。
更重要的是,分布式账本的网络效应不取决于是公有账本还是许可账本,而是取决于自身的功能定位与设计。
目标为加密经济基础设施的公有账本系统,对于需求侧用户群体而言是透明的,很难引发直接网络效应。比如,
以太坊的定位是“世界计算机”,暗含的意思是成为智能合约“操作系统”,希望像操作系统一样呈现间接网络效应。
但是因为账本节点之间的互补性不强,更多是一种生产协作关系,体现的是供给侧规模经济。
产业界希望分布式账本能够呈现网络效应,是想谋求网络效应支配下的超线性增长,高市场份额和用户黏性的强锁定。
但是我们的分析发现,分布式账本系统本身似乎并不具有明显的网络效应,可能还得依靠更上一层的应用平台来挖掘,这可以解释公有账本系统对于去中心化应用(Dapp)的生态建设为何高度重视。
当然,类似于跨链技术的创新,将会在底层打通不同分布式账本系统的链接渠道,这能为应用层的网络效应打下很好的基础。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