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4日,央行、中央网信办等7部委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要求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立即停止。进入2018年以后,
区块链逐渐结束野蛮生长的状态,一步步脱虚向实,转向为实体经济赋能并完善数字
金融的基础设施相关领域的应用。因此,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特聘教授王彬生提出接近尾声的2018年应作为区块链市场元年。
有评论认为,区块链正在快速发展但监管相对滞后,而公告的发布是否验证了监管和调控一直在有效进行?转向实业的区块链又应用在了哪些场景?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又分别是怎样的?
(左 王彬生 叶筱静 武源文 汪波)
从概念炒作到严厉监管
区块链领域严厉监管的标志性事件就是“94禁令”的颁布,而颁布相关禁令的原因就在于当时的代币发行行为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金融风险,引发了一系列非法行为的蔓延,因此政府通过严厉监管政策将此类行为全部定义为非法行为。这份禁令让很多区块链公司无法再通过炒作代币的方式进行盈利,也推动了区块链行业从野蛮生长到进入了金融监管的框架。
就在“94禁令”发布的当天,有12家代币发行平台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暂停代币发行业务公告,宣布停止发布新的融资项目。随后国内的88个不同的虚拟货币交易所和85个代币发行交易平台全部叫停,已发行项目或退币,或出海寻求新的投资者。因为受到代币发行项目的牵连,国内
比特币的交易所被关停,包括比特币中国、OKcoin、
火币网在内的比特币交易平台纷纷关停原网站,并在2017年10月下旬停止交易所运行。这也推动了接下来的2018年区块链行业同时发生了两件事:第一是中国
区块链项目的全球化发展,第二是国内区块链项目的脱虚向实。
正如嘉宾武源文所说,中国区块链项目的全球化发展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重大转变。一方面中国区块链发展脱离了互联网发展的初期只着眼于国内的局面,使得区块链领域的创业创新具备了一种全球化的眼光。另外一方面,这种现象也使得一些
数字货币市场脱离了国内的监管,增大了监管的难度。普华永道的一份报告显示, 2018年1月至5月间,代币发行的规模是2017年全年的两倍,规模惊人。普华永道称,自2018年初以来,注册发行代币发行的企业共有537家,筹集了超过137亿美元。相比之下,2017年总共有552家代币发行,筹募总额仅仅超过70亿美元。与此同时,自去年以来,代币发行募集到的平均资金也几乎翻了一番,从1280万美元增加到2550万美元。
我们看到对于国内监管来说,整体思路需要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方面需要严厉打击相关金融违法犯罪行为,而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如何更加系统的防范金融风险,不让资金通过其他非法途径进入海外市场。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