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CSDN副总裁、柏链道捷CEO孟岩发表文章《通证经济将在两个方向上闯出新路——元道、孟岩对话》,引起行业内广泛关注,新形势下,他与中关村
区块链产业
联盟理事长元道关于“大通证”“小通证”的讨论为“通证经济”的定义和其发展方向重新理清了思路。
什么是“大通证”、“小通证”?
通证派逻辑:区块链此基础设施上不仅可以支撑
数字货币,还可以支撑各种权证、凭证和身份证明,由此出发,人们的协作模式将得以根本改变。
1、大通证——通证
金融,将融资、权益、流通、功能、激励等多重功能集为一身。
发展现状:大通证用
token 作为融资工具,受熊市和各国政府监管的影响,现在处于艰难时期,圈内人都在努力寻找出路。
2、小通证——通证激励,突出其激励性、无融资功能、不具备可炒作性。
发展现状:将通证当成一种激励、协作和记账工具,与实体经济相结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在国内,小通证不但继续向前发展,而且在一些方面取得了比牛市时更好的态势。
小通证更符合中国国情
元道于8月份提出“小通证”概念,他认为小通证即通证激励更符合中国国情。
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中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内出于金融维稳的现实需要,对数字货币和利用通证的融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禁止,而不是选择大胆尝试发展新的金融工具、培育新的金融秩序。而国外的通证经济仍将沿着大通证即通证金融的路线往前走。中国在这方面的落后不可避免,也是主动的选择和代价。
但在另一方面,可能恰恰因为国外通证金融的政策尚属宽松,因此他们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相关课题上,对于通证激励的研讨和实践进展较小。而国内的通证经济在激励理论探讨的丰富度、实践的密度、探索的大胆性等多个方面,大大超过了国外的水平。走到现在,中国的“通证经济”已经与国外的Token Economy 或者 tokenomics 有了明显的分野,已经走出自己的道路了。
国内的通证经济应该以小通证为主,严守法律边界,重点在于发挥通证的激励能力,帮助企业降低交易费用和交易摩擦,与其用户和合作伙伴建立新的协作关系。在这方面,中国的通证经济界可以努力争取成为全球领导者。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