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38739
  • 0
  • 分享到

周子衡:数字法币是货币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9-6-3 10:48

来源: 金融时报 作者: 王璐

需求与数字技术哪一个是数字法币的发行和运行的决定者?


周子衡:数字经济,特别是数字支付的发达成熟程度,决定了数字法币需求的规模与层次,是数字法币发行的现实经济依据。数字法币的现实货币需求,既是其发行的动机,也是其运行的动力;相关数字技术只是提供了数字货币供给的某种可能性,并非构成货币需求的必然性。
  
那么,为什么私人数字货币不能成为数字通货,进而满足数字化的货币需求呢?私人数字货币与法定数字货币有着很大的区别,第一,私人数字货币不能实现与银行货币的1:1固定兑换关系,即便稳定币依然不稳定,这就破坏了记账货币的单一性与稳定性;第二,私人数字货币之间要么相互封锁,要么相互扰动,不利于货币稳定,换言之,对私场景是割裂的;第三,企业和政府部门无法以私人数字货币作为记账货币,事实上,也难以给予其数字资产之外的通货地位,换言之,私人数字货币的对公场景是封闭的。以中国为例,2018年移动支付总额为277.39万亿元。这主要是依托于私人数字支付平台完成的,但是,其对私场景往往是彼此割裂的,而对公场景是封闭的。简言之,就是有数字支付,没有数字通货。
  
私人数字货币,在技术上或有可取之处,但往往并不能够自行引入相应的货币需求,且不能满足现实的数字货币需求,就此往往沦为投机性的数字资产。必须指出的是,笃信私人数字货币在技术上往往更先进,且为中央银行等无法企及的,甚或是数字法币刻意避免的,这种技术偏好往往背离了货币现实,沦为纯粹的技术崇拜,是对数字通货的误读。
  
私人数字货币虽然对数字法币有一定的竞争性压力,但并不构成全面性、根本性的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