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6351
  • 0
  • 分享到

肖飒:NFT的法律内涵与外延

2021-5-29 15:27

来源: 肖飒lawye

问题来了,杜绝NFT滋生金融属性


笔者曾写过一篇关于二手首饰被金融化的文章,大众对于球鞋的炒作也见怪不怪,女性装饰品、男娃子的球鞋都能当成是传销、炒作、期货交易的对象,我们不能因为它们会被不法分子炒作,而因噎废食取缔首饰、球鞋的生产、买卖和使用吧。

把物理世界的首饰、球鞋,置换成数字世界的图片、歌曲,结论是一样的。鉴于此,我们真正应当杜绝的是炒鞋、炒画、炒虚拟商品带来的“个人风险向社会领域的转移”,而非取缔和杜绝这个商品本身。

治理路径:

一是直接出售、卖断数字艺术品NFT,只需ICP许可,为了确保无虞,可到行业自律组织备案,建议允许进行盲盒销售等;

二是竞价问题,采用有拍卖牌照的专业公司专营方式处理,目前已有拍卖公司进行尝试,但应当注意拍卖的标的之法律性质以及合同约定的具体权益;

三是二级市场问题,地方金融牌照如省级保留交易所、交易中心可承接一部分功能,但限制交易规模和规定成交价格上限,采取合格投资人制度,严控个人风险向社会领域的传播;倘若对于地方金融牌照信心不足,可以在更高级别牌照项下进行相关尝试,或者暂不开放二级市场,仅允许个人之间的偶发交易(非信息撮合);

四是对于海外发币ico又卖回给中国人的行为,结合9.4公告定性违法,坚决取缔;

五是对于利用NFT传销、诈骗等行为,严厉用刑法打击,保护持有人财产权,维护社会管理秩序和金融管理秩序。

写在最后

NFT本身的技术问题,读者都是圈里人,无需赘述。飒姐法学出身,还是从法律角度分析了NFT的内涵,以及在我国现有法律条件下,NFT作为虚拟商品其更宜定性为物权。同时,为了杜绝NFT炒作,给出了一些可能的治理路径。希望能给从业者和监管者一点参考,期待我国的技术创新与民众艺术需求的结合,能够开出美丽的花。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1234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