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分散”是普惠
金融深入发展的重要目标,但传统催收模式无论是从成本与操作难度上,显然与当下互联网金融的需求无法匹配。
近十年来,个人消费信贷发展迅速。银保监会2015~2021年数据显示,消费类贷款占整体贷款业务规模的比例长期占据人民币贷款总余额的两成以上,且该占比呈现总体增长趋势。而根据《2021年四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2021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8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35亿元。
一位法律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某些金融机构盲目追求业绩指标,风控环节放松疏忽。部分借款人信用意识淡薄,在前期隐瞒真实贷款资金用途,发生逾期后,想方设法逃废债务。因此,这导致了金融机构在纠纷处置环节的压力颇大。
有
区块链技术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当前,鉴于传统催收手段所面临的难题,金融机构逐渐将目光转至司法催收,但是效果仍难以令人满意。在各方诸多探索下,立案与审判环节的效率已经大大优化,但仍存在执行上的困难。“解决金融小额借款纠纷如果以诉讼为主要解决手段,与现有司法资源极不匹配。因此,在意识到这一方式的局限性之后,我们开始尝试探索新的治理思路,比如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我们在与金融机构合作的过程中,实现每一笔借款实时上链,同时对接法院系统,优化执行效能的同时,在诉前调解环节发挥更好的作用。”该人士表示。
以代理律师与借款人沟通协商的实践情况为例,一般情况下还款意愿较低的逾期借款人法律意识淡薄,进行财产转移等逃避债务的手段并不少见,因此普通电话、短信催收并无太多效果。但是,在接入法院司法区块链系统后,当事人登录法院网站可以查到区块链上的借款证据存证,无论是从效率还是背书能力上,都会对这一类借款人形成信用惩戒压力。更重要的是,在发生逾期之前,由于区块链存证证据具有不可篡改等特性,可以起到督促链上主体诚信守约的效果。
最高法官方微信公众号披露的一则案例显示,自然人杨某与杭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银消金”)在“杭银金融”App签订个人借款合同。杨某未按时还款,杭银消金多次催讨后向法院提起诉讼。作为
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的接入方,杭银消金与杨某签订的合同早已同步至司法区块链。客观事实清晰,承办法官开展异步调解,杨某无法抵赖后同意还款,案件7天内办结。
“在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应用的前提下,可更多创新诉前惩戒机制的运用,达到预防纠纷的作用。诉前惩戒机制包括自动调解,诉前的支付宝、微信等自动划扣,银行机构之间的自动划扣,与房产机构、车辆管理机构等的联动和协同,达到在诉讼之前对逾期客户产生惩戒性作用,督促或直接实现客户履行还款义务,减少纠纷进入正式司法程序。”杭银消金负责对接司法区块链智能合约项目的相关人士向记者进一步解释道,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可通过打造网络行为“自愿签约—自动履行—履行不能智能立案—智能审判—智能执行”的全流程闭环,构建互联网时代下新的契约签署及履行形态,真正实现网络数据和网络行为的全流程记录、全链路可信、全节点见证、全方位协作。
记者从杭银消金处获悉,其受杭州互联网法院邀请成为首批应用司法链智能合约技术的试点单位,并于2019年年底成功部署上线司法区块链智能合约项目。
据最高法介绍,2018年9月,杭州互联网法院正式上线全国首个司法区块链平台。截至2022年4月,上链数据总量超56.9亿条,调取电子证据9700余条,相关案件调撤率超98.7%。
上述杭银消金人士告诉记者,在接入法院司法区块链平台后,公司完成了金融借款合同改造,以及贷前、贷中、贷后相关资料的区块链存证上链,以达到存证可信的效果。同时,除了上述改造,公司还对业务流程及系统支持进行改造,实现业务在司法区块链的违约记录管理、诉前违约惩戒、自动起诉、智能立案、智能审判、智能执行,达到高效维权的目的。“通过应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公司金融信贷业务案件诉前化解率和调撤率大大提升,相较于过去3个月以上的诉讼处理周期,不仅节约了时间、精力与成本,逾期借款率也有所下降。”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