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具体功能上看,
能源互联网主要有五个层面:能量层、信息层、业务层、价值层和用户层。能量层包括不同形式的能源和负荷,实现能量多向互动和多能互补;信息层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传感通信技术对数据进行采集处理;业务层的核心是能量管理和控制以及大数据分析高级应用;价值层实现价值分享,还原能源和电力的商品属性,从价值驱动角度给用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并反过来通过交易、价值流动促进能量和信息的流动;用户层是为能源互联网参与方、平台用户和多元主体提供个性化和交互体验服务的功能层。五个层面都有不同的关键技术。
能量路由器。能量路由器借鉴信息基础设施中的网络路由器原理,对能量进行存储转发,是能源互联网运行与控制的具体实施装置。能量路由器具有硬件通用化、软件定制化和即插即用等技术特征,既是能量管理控制又是能量计量的终端,同时可以跟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有机结合,是信息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的核心装备。
能量控制器。相对于能量路由器是电力电子一次设备,能量控制器是负责数据采集、分析、处理、控制的二次设备,尤其在边缘侧可以采用云边协同的架构,实现能源互联网的“源网荷储”精准调控。基于5G和AI技术,可以实现数据驱动的能量控制器,一方面基于5G支持大规模高并发低时延的电网和负荷数据量测和感知,同时基于AI开展在线实时数据分析与决策,实现高速精准调控,支持实时电网和负载调节相关业务,适应园区、微网等不同场景下差异化目标。
能源大数据。基于能源互联网的能源大数据分析,通过对电网和负荷电流、电压、有功、无功瞬时值和变化量的直接量测和AI算法处理,得到在线实时动态数据,构建大数据分析应用,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同时数据资产成为核心竞争力,数据驱动运营管理。通过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等方法可以构建能源互联网高级应用。
能源
区块链。在分布式碎片化的能源系统结算与交易方面,
区块链技术与能源互联网本身特点相吻合,支持多能源多主体的系统,而且促进信息与物理系统的融合,实现能源交易多元化,底层有共识机制,然后通过上层的智能合约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易规则,用计算机脚本的形式固化在程序里,可以大大提升交易和结算的效率。在新能源分布式发展的大趋势下,能源区块链可以支持园区能源互联网的分布式交易,进而促进区域新能源的消纳,储能的应用和需求侧管理和响应。
能量管理平台。能源互联网能量管理平台是构建于基础设施之上的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多元主体接入、全景数据展现、能量信息透明、智能分析应用、价值闭环驱动等特征。在互联网思维指导下,能量管理平台不仅仅是用能终端用户的入口,还是供能方、网方、中间方(运营方、服务方)等多方主体的入口。因此能量管理平台最终构建的是能源互联网生态圈,以此为载体实现能源互联网的用户服务和价值创造。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