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虎:准确识别重点甲烷排放源,精确量化甲烷排放量,是制定控排措施和衡量控排效果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甲烷排放监测与量化面临一定的挑战。
甲烷排放源较为复杂,涉及
能源行业、
农业、废弃物处理等多个部门,多个环节都要收集甲烷排放数据,加大了核算难度。目前,估算甲烷排放量的方法可分为自下而上的排放清单方法和自上而下的观测反演方法。由于缺乏基于现场实测的准确的排放因子,且仅通过统计数据无法捕捉准确的年际变化信号,不同排放清单之间的结果差异较大,不利于控排激励政策设计。
另外,甲烷监测机制有待完善。传统监测方法有泄漏探测器、红外相机等,近年来还出现固定监测站、无人机、飞机、卫星遥感等多种监测技术和手段。综合利用卫星观测、地面监测等多种监测方式,可以提供多个层面的数据,为政策设计和监管提供数据支持。目前,中国还有待建立健全甲烷控排监测、报告和核查标准体系(MRV),在全国范围内系统性地开展甲烷排放监测与核算工作。
不过,随着国内外对甲烷控排越来越重视,各国和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和发展甲烷排放的监测与核算方法,并开发预警响应系统和信息共享平台。在2022年的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上,联合国宣布发起一个新的基于卫星的甲烷预警和响应系统(MARS)。该系统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甲烷排放平台的一部分。这是首个公开可用的全球甲烷监测数据系统。它利用精准的卫星探测来识别重大的甲烷排放事件并及时通知利益相关者,从而支持甲烷控排行动和跟踪控排进展。随着MARS系统启动,全球甲烷排放数据的透明度有望得到大幅提升。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