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编制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十四五”前期,区政府组织编制并印发了《黄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和《黄浦区碳达峰实施方案》,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举措、重点主体,组织实施“碳达峰九大行动”。
二是开展
低碳引领示范区建设。推动“一大会址·新天地”列入本市首批近零
碳排放实践区创建名单。
上海市斯格威大酒店创建成第四批金牌能效“领跑者”。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汉堡馆建成上海首个近零能耗建筑。推动
香港新世界、新天地时尚购物中心等二十余幢建筑的节能低碳化改造。正式发布全市首个区级碳普惠平台。
三是强化科技创新应用示范。指导区内“基于双DSP+ Watch -dog控制平台的光伏逆变器”等节能减排项目、“新型光学粒子计数器”等环境保护项目参加2021年、2022年“创业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调研走访黄浦区的新
能源技术企业,召开两次低碳技术应用沟通会,推动前沿新技术、新材料示范应用。
四是不断完善配套制度和政策体系。严格执行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对69家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监控)单位及重点楼宇下达年度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逐步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修订《黄浦区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扶持支持由9大类提升至14类。
五是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区域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明确核算主体和核算边界,搭建区域碳排放量核算模型。创新建设区域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统筹全区重点用能单位和建筑楼宇用能、可再生能源、充电桩等使用情况,形成全区碳排放地图。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