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城市绿心”打造,重点实施龙泉山生态保护修复暨国家储备林项目;支持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开展碳储量监测、碳汇产品开发、碳汇监测等工作;支持农村
低碳建设,结合
成都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进农村绿色低碳发展。优化公园城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大力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推动节能改造全面融入城市有机更新,实施老旧建筑节能、减排、节水、降噪、安全等绿色化改造。支持开展公园城市建设、森林城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示范、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零碳村庄试点。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全面提升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固废处置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建设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中心城区厨余垃圾处理项目三期、150万吨/年建筑废弃物资源一体化等项目。科学管控功能性照明和景观照明设施,扎实推进全市道路照明节能光源改造,提升绿色节能光源覆盖率。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大熊猫栖息地,高水平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促进国家公园生态修复。支持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A级及以上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建设以及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积极性,促进绿色低碳建筑高质量发展。支持再生水多元化利用,鼓励在补充河道生态基流的基础上,拓宽再生水利用途径,促进城市低碳发展。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