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百科 查看内容
  • 11145
  • 0
  • 分享到

带你深入理解图灵机--什么是人工智能AI?

2018-8-15 12:40

来源: 简书 作者: jerry邱

什么是智能(Think)?


图灵在1950年写过一篇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下,英文版论文,链接是:
https://www.csee.umbc.edu/courses/471/papers/turing.pdf

图灵的这篇论文写的太棒了,我们对人工智能的异议、担心、误解图灵都已经想到了,后续笔者有时间会对该篇论文进行一次解读。

所以,对于这篇论文,建议大家都去看下,笔者搜索到一版中文翻译版,有兴趣去看看:https://wenku.baidu.com/view/1e464d1a376baf1ffc4fada8.html?rec_flag=default&sxts=1530772880292

在开篇的 “The Imitation Game”中,图灵让我们思考:“机器能否拥有智能?(Can machines think?)”这个问题。有趣的是,作为计算理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天才,图灵成功定义了什么是计算机器(即图灵机),但却不能定义什么是智能(Think),没有办法用机器或算法来准确定义。因此,图灵设计了一个后人称为图灵测试的模拟游戏。图灵测试的核心想法是要求计算机在没有直接物理接触的情况下接受人类的询问,并尽可能把自己伪装成人类。这个游戏有点类似杀人游戏,这个"模拟游戏"大概是这样的:

游戏参与者包括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以及一个任意性别的询问者。

询问者与另两个人待在不同的房间里,并通过打字的方式与他们交流,以确保询问者不能通过声音和笔迹区分二者。

两位被询问者分别用 X 和 Y 表示,询问者用C表示,询问者C事先只知道 X 和 Y 中有且仅有一位女性,而询问的目标是正确分辨 X 和 Y 中哪一位是女性。另一方面,两位被询问者X 和 Y 的目标都是试图让询问者认为自己是女性。也就是说,男性被询问者需要把自己伪装成女性,而女性被询问者需要努力自证。

现在我们问:如果我们把“模仿游戏”中的男性被询问者换成计算机,结果会怎样?相比人类男性,计算机能否使询问者更容易产生误判?”

智能行为与人类行为的关系

图灵测试其实对人工智能的一种充分的等价性。

如上图所示,“所有智能行为”对应的集合和“所有人类行为”对应的集合既有交集又互有不同。在全部智能行为中有一些是人类靠自身无法做到的(比如计算出国际象棋中白棋是否必胜),但人类也是有智能的,因此只要完成两个集合的交集部分—就应该被认作是“拥有智能”的。另一方面,人类行为并不总是和智能相关。图灵测试要求机器全面模拟“所有人类行为”,其中既包括了两个集合的交集,也包括了人类的“非智能”行为。

因此图灵测试是 “拥有智能”的一个有效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由于没有办法严格定义智能,图灵把智能测试的范围扩大了,即不一定要全部通过图灵测试才算是真正的人工智能。

在图灵看来,人的智能(不包含人的所有,比如皮肤,宫保鸡丁和鱼香肉丝哪个更好吃?)是可以用图灵机来模拟的,因为人的智能是某种模式,即一系列机械步骤形成的。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