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网络发生永久性分歧,分裂为两条独立运行的链,而其中产生的新币种就可称为分叉币。
继2017年年末出现数十种
比特币分叉币,IFO概念盛行后,分叉币曾沉寂了一段时间。但今年11月中旬,比特币现金(BCH)分叉事件再次将“分叉”带入人们的视野。
由于对BCH发展路径的认知差异,今年11月初,以比特大陆CEO吴忌寒为首的BCH ABC和BSW为首的BCH SV两大分叉方案开始角逐。
这两大阵营掀起的算力大战,一度被认为是引发11月中旬比特币暴跌的“罪魁祸首”。
分叉本质上是共识的分裂。在大战尘埃落地后,无论哪一方是赢家,最终支离破碎的,是整个BCH社区。
回望2018年,有几个现象令我们印象深刻——
一是公链项目,尤其是EOS、波场等项目的崛起,带火了超级节点、DApp、IBO、RAM等概念,无论是早期被热炒的公链
token,还是DApp的火爆都与之相关;
二是新玩法频出。在交易所赛道,出现了交易即挖矿、分红等新玩法,“同款”交易所批量出现;另外,在
ico玩法过时后,衍生出STO、币改、链改等新玩法。
三是区块链行业风起云涌。
FCoin依靠新玩法瞬间成为交易所“黑马”,但不过风头很快就被其他热点取代,币改、链改等玩法也只是热炒了一段时间,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总体而言,进入2018年后,区块链圈开始从概念狂吹、进入到拿出落地成果的阶段,大浪淘沙之下,一大批“空气币”项目原形毕露。
区块链总是在追随和拥抱变化,即便“大熊市”2018年,仍能看到大量概念轮番上阵,不论是热炒概念、换个马甲收割韭菜,还是诞生的新式玩法,无不显示,区块链这个领域,正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
对于即将到来的2019年,区块链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31QU和各位拭目以待。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