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12413
  • 0
  • 分享到

碳币时代得规则者得天下:个人碳市场,“碳货币”给了你一个财富自由的机会!

2019-8-21 10:16

来源: 碳链平台 作者: 崔新生

在这个低碳经济来临的年代,人类能不能从黄金货币、虚拟货币顺利过渡,到达碳货币时代——并使碳币成为替代黄金、美元之后的主权储备货币,内里争夺正在预演。

  从美国对哥本哈根会议的游移态度,多少说明美国对此疑虑在于:对欧洲主导的这一所谓低碳经济形态,美国应该处于什么角色,以及能够占据何等地位。而当年英国提出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直指低碳金融——试图将华尔街的辉煌重新吸引到伦敦城,夺回二战之后失去的金融重镇。

  作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体,能与美国抗衡之另一极,非英国及欧洲共同市场莫属。从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及市场经济的发展风头被美国发扬光大之后,英国尽管在政治及外交领域俯仰美国鼻息,但在经济及金融方面一直心有不甘。特别是在美国成功地缔造了网络经济即所谓新经济时代、将自身从传统工业革命完整脱胎而出,等于是与英国及欧洲的传统实现了一次断裂。这一断裂,实质上是使美国在历史文化方面的“独立”更加彻底和完整。很显然,英国及欧洲认识到了美国的这种断裂,所带来的将是对局形态的不可回避。倘若英、欧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对局的本钱或棋子,迎接自己的将是美国的强权时代。低碳经济能不能成功地替代或超越美国主导之新经济形态,无疑关系到英、欧与美国对局制胜的砝码。

  因此,作为低碳经济的始作俑者、气候及减排的主导者和鼓吹者,英、欧与美国之间除了深层次的竞争之外,也存在着现实冲突。假如说围绕气候及环境安全问题存在着这样一个梯级的话,则是欧洲-美国-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这样一个循环。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不仅仅适用于美国等发达市场经济体与新兴市场经济体之间,同样也适用于英、欧与美国之间。而欧洲如此起劲地鼓吹和布道低碳经济,更将目标直对美国与新兴市场经济体,并试图激化矛盾。

  至此,欧洲已经将自己置身其外,再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裁判官”,为低碳经济形态制定一揽子完整有效、旨在遏制美国、决胜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战略计划。

  只要认识到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对哥本哈根的非冷非热态度。因为所谓的新经济形态,说到底则是规则的安排,即由谁来主导或掌握规则的制定、以及核心要素的定价权。

  从某种意义上,美国作为一个高处不胜寒的“巨人”,所面临的外部围困程度,并不亚于某一个单一的新兴市场国家。假如说谁先污染即谁先发展,则谁就必须为后污染者承担更多责任的话,不甚准确的比喻则是英国及欧洲先污染了美国等、接着美国又污染了新兴市场经济体。但由于欧洲与美国经济发展时距不甚很大,所以就只能叫相互污染。现在,英、欧则巧妙地利用了谁是世界强国,谁就是污染世界的“元凶”这样一个想当然的假设而偷换了概念。所以,一旦美国不积极配合,则将成为世界的公敌。

  当然,作为屡尝货币政治甜头、并对金融极权工具驾轻就熟的美国,受制于人显然不符其国家“性格”。美国的制度强势,不在于其如何完备,而在于拿来主义的消化功能,即无论任何被美国认为有用的东西,都会被毫不犹豫地吞噬干净。所以,哥本哈根会议只能是又一次提醒了美国,如何发挥自身的消化功能,去寻找下口的要害之处。

  当新兴市场经济体沾沾自喜于类似“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时,其实这一把双刃剑的另一面才是根本的穴位,即发达国家承认自己对环境污染的“原罪”,并积极加以改正,但与新兴市场经济体付出的代价相比,如同微末:发达国家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转移补偿”,既华而不实也缺乏操作性。同时,在下一步对新兴市场经济体加以非低碳经济制裁时,输出自身的低碳技术、低碳规则而埋下伏笔——让新兴市场花钱买规则。也许,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就在于此种手法运用得驾轻就熟。

  综上可知,新兴市场经济体要想从根本上摆脱、或者稍微远离低碳经济时代的裹挟,出路不在于如何降低能耗(尽管这也非常重要),而在于如何制定本国具有防火墙功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及其运行机制。与其计较于发达国家对自身“补偿”的蝇头小利,不如通过创新应用,以最短的时间,控制和掌握本国或本市场的碳交易主导权和定价权,才具备未来不会太远的全球碳交易共同市场的对局“本钱”。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