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具有“长期性、结构性、全局性”特征,有可能引发系统性
金融风险,已成为国际学术界和政策部门的新共识,也是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的研究重点之一。气候变化相关金融风险主要包括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其中,物理风险指的是气候异常、环境污染等事件引起的资产贬值风险,主要通过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恶化、银行抵押品价值缩水等渠道,影响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转型风险指的是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经济
低碳转型,收紧
碳排放等相关政策,或出现技术革新,引发高碳资产重新定价和财务损失的风险。国际清算银行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称为“绿天鹅”风险,认为其可能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建议各国央行开发前瞻性情景分析模型,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跨部门的广泛合作。
近年来,部分经济体央行在量化宽松政策实施等方面不断拓展“绿色”领域和范围。一些央行开始着手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采取宏观审慎管理措施,要求并支持金融机构提升绿色金融能力。中国人民银行也开展了一些初步研究,下一步将继续高度关注气候变化相关金融风险的影响,在货币政策、微观审慎监管、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制定中,更多考虑气候变化因素,积极加强相关国际交流与合作。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