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启动至今,全国
碳市场运行已超过一年半。
上海环境
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以来,截至2月21日,
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2.31亿吨,累计成交额达105.38亿元。目前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运行平稳有序,交易量也满足了控排企业的履约需求,符合碳市场作为减排政策工具的预期。但也必须看到,活跃度不高、碳定价激励不足、碳数据核算难等问题仍在困扰着其发展。
早在全国碳市场启动之初,这一通过市场机制匹配供给和需求、实现均衡价格的模式就被各方寄予厚望。所谓碳市场,就是给碳排放制定一个价格(即碳价),把企业技术改造、绿色
金融、社会消费等隐形的减排成本“放在了台面之上”。业内普遍认为,这一方式可以有效引导稀缺的碳排放权资源优化配置,将减排责任压实到企业,用“无形之手”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意义重大。
但是,这种理想机制的顺畅运转,有赖于激励约束机制的精巧设计和制度的完善。如何更好激励市场主体参与碳市场交易,发挥其“无形之手”的作用?碳价多少才是合理的市场均
衡水平?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重启为何仍未落地?围绕上述问题,《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业界、学界和金融业的多位专家、学者。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