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遥:绿色
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缩影,也是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一些试验区及其所在地也围绕构建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创新绿色金融市场与服务、夯实绿色金融基础设施范等重点任务开展创新实践。
在第一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平稳推进的基础上,国务院先后批准
甘肃省
兰州新区及
重庆市作为后续力量陆续加入试验区队列。其中,兰州新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连接点,着重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支持生态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在环境权益类金融产品创新和市场建设方面屡屡推新,推出“丝路碳票交易+碳资产抵质押+绿色保险”绿色金融综合融资产品服务,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产品及服务创新为绿色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为金融助力西部生态脆弱地区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范本;重庆是八个开展地方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地区及新一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之一,在试点建设方面体现出明显的绿色金融支持“双碳”的特色,在此基础上从“降碳减排”角度开展金融部署。同时,重庆重视融入绿色金融科技等新兴议题,将绿色金融与数字化结合,开发迭代“长江绿融通”绿色金融大数据综合服务系统,为试验区畅通绿色金融支持路径奠定了基础。此外,重庆也是现有试验区中唯一的直辖市,可有效实现金融政策的全省覆盖,带来更大的市场能级。
钱立华:我观察到,部分地区在碳账户方面的探索值得推广借鉴。当前,金融机构碳核算要求日趋强化,而获取企业客户碳排放相关数据仍存在较大困难,部分试点地区探索建立的企业碳账户为金融机构碳核算创造了良好基础,由此也可以引导促进银行调整资产结构,逐步降低资产组合的碳排放;碳排放强度较高的企业有节能技改降碳的绿色项目融资需求,也为银行的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业务机会。
以
浙江湖州为例,2021年湖州推出了工业“碳效码”,通过打通统计、电力、经信等部门39类数据,推动全市381个行业37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构建碳账户,实现企业碳排放在线核算、动态更新。基于碳核算结果,“碳效码”将企业周期内碳排放量和碳强度与所处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评价其碳排放水平并赋码,以此衡量企业碳效。湖州市银行机构基于工业“碳效码”,创新推出了“碳惠 e贷”“碳效助企贷”等多款金融产品,定向支持
低碳企业、碳效等级低的企业以及高碳企业的节能减排和减碳项目。目前湖州“碳效码”模式已在浙江省获得推广。2023年,湖州市又推出了建筑领域“碳效码”,依托住建、电力、燃气、发改、金融等部门信息,集成全市278座公共建筑的电力、燃气、绿电等
能源数据搭建指数体系,为公共建筑画像、分级。这些经验都值得学习、借鉴。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